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学历提升
甲、乙和丙合伙经营运输业,三人合资购买卡车一辆、小型拖拉机一台,价款共26万,甲出资6万元,乙、丙各出资10万元。由甲开车,乙和丙协助联系业务做助手。合同...
甲、乙和丙合伙经营运输业,三人合资购买卡车一辆、小型拖拉机一台,价款共26万,甲出资6万元,乙、丙各出资10万元。由甲开车,乙和丙协助联系业务做助手。合同...
admin
2020-12-24
72
问题
甲、乙和丙合伙经营运输业,三人合资购买卡车一辆、小型拖拉机一台,价款共26万,甲出资6万元,乙、丙各出资10万元。由甲开车,乙和丙协助联系业务做助手。合同约定,三方各自占有合伙经营的1/3份额,按比例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合伙经营两年后,乙想个人外出经商,以10万元价格将自己的财产份额转让给外村一个朋友丁,由丁参加合伙经营,并按1/3的比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但乙事先未征得甲和丙的同意,"当丁参加运输经营活动时遭甲和丙的拒绝。为此,发生纠纷,诉至某人民法院。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1)乙作为合伙财产的共有人有权转让其财产份额。但在其转让时应先通知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而乙在未通知其他共有人的情况下将其财产份额转让是无效的。由于合伙经营的财产会不断损耗,因此,乙转让其财产份额的实际价值亦应在先评估共有财产的价值以后确定。本案在甲、丙放弃优先购买权的条件下,乙的转让行为才是有效的。 (2)合伙经营是在合伙人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依照合伙合同建立的。丁取得乙的财产份额,并不意味着其必然成为合伙人。甲、丙有权拒绝丁参加合伙经营。在合伙关系继续存在条件下,丁取得的共有财产份额经甲、丙同意其参加合伙经营,才是有效的。如果甲、丙拒绝丁参加合伙经营,则合伙关系终止,各合伙人按照份额分割共有财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1Oh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0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10万元,前者多交的40万元属于( )。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IC.级差地租Ⅱ
《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个体工商户根据经营需要可以聘请若干帮手或者学徒;国家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等。这将()。A.鼓励自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这部法律()。 ①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
下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A.营业税=1000万元X税率B
下列病句属于主语残缺的是()。 a.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b.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
2012年3月1日,公民甲与用人单位乙签订劳动合同。两个月后,双方发生劳动争议。 甲可以寻求的救济途径不包括()。A.调解B.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C.提起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的,不构成不正当竞争。A.销售鲜活商品B.销售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C.销售积压商品D.销售季节性商品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数次培训方能胜任工作的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劳动者不能胜
经营者不得从事的有奖销售情形包括()。A.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B.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C.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
随机试题
关于循证医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符合()
早期的智能手环厂商抛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却并未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智能手环的概念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买价100000元,规定的增值税进项
施工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及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指的是()。
按照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按照()的原则,与客户协商并书面约定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的安排。() Ⅰ.公平 Ⅱ.合理 Ⅲ.自愿 Ⅳ.公正A、Ⅰ
公司分红派息一般程序是()。 Ⅰ.董事会根据公司的盈利水平和股息政策确定股利分派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和主管机关审议 Ⅱ.证券交易所根据审议的结果向社会...
培养班干部一般分为指导阶段、提高阶段、{pz_填空}三个阶段。
如果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发生血栓栓塞,造成血运障碍的所有肠段为A.十二指肠、空肠、回肠B.全部小肠和全部结肠C.全部小肠、盲肠和升结肠D.升结肠和横结肠
不属于医疗资源管理和分配道德准则的是A.平等交往,患者利益中心B.医患利益兼顾,患者群体利益第一C.防治结合,预防为主D.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