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3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债2万份,每份面值100元,债券票面年利率6%,每份可转换25股,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3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债2万份,每份面值100元,债券票面年利率6%,每份可转换25股,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admin
2020-12-24
59
问题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3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债2万份,每份面值100元,债券票面年利率6%,每份可转换25股,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10%;假定2012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已知(P/F,3,10%)=0.75,(P/A,3,10%)=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2011年1月1日,计入“应付债券”的金额为180
Ⅱ.2011年1月1日,计入“其他权益工具”的金额为20
Ⅲ.2012年1月1日,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为136
Ⅳ.2012年1月1日,计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为156
选项
A.Ⅰ.Ⅱ.Ⅳ
B.Ⅱ.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
答案
A
解析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发行可转债时: 应付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200×0.75+200×6%×2.5=180 权益部分其他权益工具(原为“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初始入账金额=200-180=20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0 其他权益工具(原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2)2011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等 18 (180×10%) 贷: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 12 (200×6%)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6 (3)2012年1月1日转股时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4 其他权益工具(原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贷:股本 50 (25×2)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5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4KJ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普规》规定: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须有铁路总公司统一规定的标记。
普规规定: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局域网分为安全生产网、内部服务网和外部服务网,站段局域网分为安全生产网、内部服务网。
普规规定:TDCS采用独立的业务专网,铁路总公司调度指挥中心、铁路局调度所及车站采用双局域网。
回送机车乘务员有权使用车站运转室(调度室)、机务段派班室电话(进入行车室时应主动出示相关证件),向所属机务段、途经局集团公司、总公司机车调度员汇报机车回送情况。
跨局回送机车中途临时变更径路时,由铁路总公司调度命令确定。
《铁路运输调度规则(普速铁路部分)》规定,跨局的空车(自备车)直达列车,未经总公司调度命令批准,途经各铁路局无权使用。
《铁路运输调度规则》规定:原则上不准编制跨局的超重、超长列车计划;必须时,须征得总公司的同意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铁总运〔2015〕314号)由集团公司机务部负责解释。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规定:回送机车乘务员无权使用车站运转室(调度室)、机务派班室电话,向途经铁路局、总公司机车调度员汇报机车回送情况。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规定:铁路局机车调度每天12时前须向总公司机车调度汇报跨局机车在本局管内的回送动态。
随机试题
证券公司在选择代销的金融产品时,应当充分了解金融产品的()信息。 ①发行依据
甲因遭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某日其女儿丙(13周岁)来看望甲, 甲叫丙把
电流互感器竣工(预)验收时,应检查、核对电流互感器相关的文件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
患者,男性,22岁。因失恋服毒自杀被送入医院急诊室抢救,现患者昏迷不醒,不知毒物
关于顾客满意的说法,正确的有()。[2010年真题] A.顾客满意是顾客通过
关于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总承包
房地产经纪人员的( )主要是指对市场竞争、同行合作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A、职业良心B、执业理念C、职业责任感D、职业资格
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行硬度检查时,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套,作硬度试验。A.20B.10C.15D.5
对用户交寄的信件以外的邮件和快件,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收寄时应当当场验视内件。用户拒绝验视的,邮政企业()。A.不予收寄B.注明后收寄C.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
劳动者本人A.用人单位B.公共就业服务机构C.劳动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