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木器厂房,地上3层,每层层高5m,建筑高度15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承重
某木器厂房,地上3层,每层层高5m,建筑高度15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承重
天天题库
2019-12-17
52
问题
某木器厂房,地上3层,每层层高5m,建筑高度15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承重构件采用不燃性构件,耐火极限为1.00h,柱子采用不燃性构件,耐火极限为2.50h,每层建筑面积8500m2,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共设置四部不靠外墙且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为 1.20m的防烟楼梯间。该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仓库等的相关信息如图1—1—1所示。该厂房内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400m2的独立办公室、休息室,其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耐火极限1.00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且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地上三层东侧设有一间靠外墙布置、建筑面积为80m2的木材中间仓库,其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为1.0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储存了一昼夜喷漆生产需要的油漆和稀释剂(主要成分为甲苯和二甲苯);地上二层南侧设有一间靠外墙布置、建筑面积400m2的喷漆间,其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甲苯,C=0.11m2/m3);中间仓库、喷漆间与其他部位之间均分别设置门斗,门斗的隔墙为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门斗两侧的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地上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疏散走道分隔,疏散走道两侧均采用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除首层外门净宽度为1.1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不大于65m。该厂房按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图}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该厂房安全疏散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首层外门净宽不符合要求,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B.其他门的净宽度为0.90m不符合要求,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C.该厂房内任一点至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满足要求D.车间之间疏散走道的净宽度满足要求E.疏散走道两侧均采用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隔墙,满足要求
答案
ADE
解析
除首层外门净宽度为1.1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首层外门净宽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首层外门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多层丙类厂房,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60m。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4SR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建筑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中,承包工程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 )。
某建筑企业按2/10,n/30的信用条件购入货货物100万元,若给企业在第30天
某建筑企业年初从银行借款1000万元,期限5年,年利率为8%,每年末结息一次,到
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 )。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下列建设工程中,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有( )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通知》,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取得预收款,应在收
根据《建筑法》,属于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法定条件的是( )。
某施工企业向某建筑材料供应商发出购买建筑材料的要约。该建筑材料供应商在承诺有效期
某建筑工程一切险由多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损失发生后,被保险人分别向不同的保险公司
随机试题
航天保险中的卫星发射保险的保险责任正常终止时间是( )。 A、卫星发生全部损
下列药物,不具有行气功效的是 A、延胡索 B、三棱 C、五灵脂 D
我国境内某市的经认定的一家高新技术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
某工程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了风险分析,并制定了防范对策。其
在负担能力定价论中()。
小王在2010年初通过个人汽车贷款购买了一辆新车,小王在2015年初还没有还清贷款,这时候小王还可以申请一次展期,但是只能展期一次,在2016年初小王必须...
若岩基表层存在裂隙,为了加固岩基并提高岩基承载力,应使用的加固措施是( )。A.开挖回填B.钢筋混凝土板铺盖C.固结灌浆D.锚杆加固
Theteachergivesstudents2minutestoskimatext,andwhentimeisup,he...
期货公司向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期货经纪服务的,不得()。[2014年11月真题]A.降低风险管理标准B.提高保证金收取标准C.降低手续费收取标准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利用和农业活动的收益应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和社会集团之间公正而平等地分配,这属于()。A:代际平等B:代内平等C:代间平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