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男性,24岁,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
男性,24岁,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
admin
2020-12-24
73
问题
男性,24岁,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查WBC 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HP,WBC 8?15/HP,RBC 20?30/HP,血BUN 24mmol/L,显凝试验阳性。
以下哪种药物治疗为首选药物
选项
A.庆大霉素
B.四环素
C.新诺明
D.青霉素G
E.头孢曲松
答案
D
解析
[考点]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该年轻男性是农民,发病在8月10日,这是钩端螺旋体病的高危人群和好发季节(夏秋季),有典型的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如畏寒发热和全身肌肉酸痛及体征中的结膜充血、黄疸、出血点和浅淋巴结肿大,尿常规有异常,特异性的显凝试验阳性,所以最可能的诊断是钩端螺旋体病;显凝试验最有诊断意义;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G,对钩端螺旋体病有很好疗效,其他药物均为次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4zu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女,50岁,心绞痛每月发作1次,近3天来频繁剧烈心前区疼痛,1小时前疼痛加剧。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院,除其他治疗外,还给予静脉点滴链激酶,是为了A:溶解冠
青年男性,大面积烧伤后接受补液治疗,说明其接受补液治疗后体液补足的表现是A:每小时尿量为20mlB:神志由淡漠转为清楚C:脉搏140次/分D:中心静脉压为
某尿毒症患者,入院第2天,护士夜间巡视病房,发现其烦躁不安,并诉胸闷、心悸、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查体发现双肺底有湿啰音。该患者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尿毒症性
患者;男性,40岁,因肾病综合征入院。第3天夜里出现右侧腰痛,逐渐加重,并排血尿2次,每次量约100ml。该患者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泌尿系感染B:肾静脉血
某风心病病人,入院时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乏力、心悸、气急。其心功能属于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E:无法判断
男性,25岁,踢球时与人碰撞后发生左侧第5肋骨骨折,其最可能出现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A:损伤局部疼痛B:损伤局部血肿C:损伤局部瘀斑D:按压肋骨有骨擦感E
农民,男性,上山砍柴时不慎被毒蛇咬伤小腿,现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嘱患者尽快跑到就近的医疗站进行处理B:在伤口近心端10cm用止血带环形结扎C:月大量热水
男,30岁,鼻部疖挤压后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眼部周围组织红肿疼痛,应考虑并发A: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B:急性蜂窝织炎C:全身性感染D:菌血症E:脓毒症
患者,女性,50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20年,近来精神萎靡、食欲差,24小时尿量80ml,下腹部空虚,无胀痛,请评估该病人的排尿型态为A:尿潴留B:尿失禁C:
患者,男性,43岁,初步诊断为“糖尿病”,需做尿糖定量检查,为保持尿液化学成分不变,尿标本中需加入A:甲苯B:甲醛C:草酸D:浓盐酸E:乙醇
随机试题
以下操作需要在一级市场进行的有( )。①某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②某金融机构
以估测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起点,评估他们的需求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的方法称
相比于传统业务而言中间业务的特点是()。 A.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银行的自有资
异位睾丸最通常的位置是 A.会阴部 B.骨盆中 C.股部(在股三角) D
某钢梁采用端板连接接头,钢材为Q345钢采甩10.9级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连接
一小儿,女患者,11岁。患甲状腺癌,并有颈淋巴结转移。医生告诉患儿母亲,女孩需做甲状腺癌根治术,按常规手术后要造成颈部塌陷变形,肩下垂,身体的外观和功能都...
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旅游期间,若发现当地接待社或导游员存在不履行合同的情况,领队应代表旅游团进行投诉,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设平面闭区域D={(χ,y)|χ-y+1≥0,χ+y-3≤0,且χ+3y-3≥0} 求函数f(χ,y)=3χ-y在D上的最小值,并说明理由。
青少年甲亢患者,内科常规治疗药物为 A丙基硫氧嘧啶 B普萘洛尔 C甲状腺素 D131I E碘化钾
右旋糖酐20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是A.非水溶液滴定法B.氧化还原滴定法C.气相色谱法D.分子排阻色谱法E.离子交换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