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现阶段,油墨书香似乎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了。根据《2013—2014中国人阅读指南报告》,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
现阶段,油墨书香似乎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了。根据《2013—2014中国人阅读指南报告》,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
admin
2020-12-24
82
问题
现阶段,油墨书香似乎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了。根据《2013—2014中国人阅读指南报告》,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少得多。为了培养国人阅读习惯,方便百姓借阅图书,相关政府部门耗资6000万引进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应该说,该行为的出发点是值得称道的。然而,一项政府措施要想最终起到理想的作用,仅仅靠好的出发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如何执行、落实。
文段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选项
A.国人的阅读量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原因
B.政府为鼓励国民阅读采取的其他措施
C.这些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实际使用情况
D.一项政府措施实施之前应进行的调研内容
答案
C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我国当前国民阅读量少的现状,然后引出相关政府为鼓励国民阅读采取的措施——引进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最后在肯定该项措施的出发点的同时进行转折,强调一项措施的实施不仅要看出发点,更重要的是如何执行、落实。转折后的内容暗示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执行、落实情况很可能不太理想。故文段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实际使用情况,C项与此相符,为正确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52J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国务院发布的( ),成为我国第一个正式的产业政策。A.《中国产业政策大纲》B.《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C.《九十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D.《外商投
从新中国经济发展史来看,()我国才比较系统地实行产业政策。A.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B.20世纪80年代初期C.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D.20世纪90年
某公司2009年1月4日从A银行获取了一笔贷款金额100万元、为期1年、年利率7%、到期连本带息偿付的流动资金贷款,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的定义,则出...
根据《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以( )等方式向客户充分提示其投资产品的风险和应承担的责任,确保其...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可以外包的职能是( )A.风险管理B.战略风险C.ATM机装钞D.内部审计
根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其违约风险与信用等级之间的变化趋势应当为( )。A.违约风险随信用等级的下降而加速上升B.违约风险随信用
根据《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应建立对管理人员合规绩效的考核制度,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应体现( )的价值观念A.做大规模和做强效益B.效益优先和合
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下列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要求表述错误的是( )A.商业银行应当强化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运用,可将评价结果与被评价的绩效考评和授权等挂钩,
财务公司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可以经营以下( )业务A.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B.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及相应的结算、清算方案设计C.从事同业拆借
根据《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方法》,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计划,应当遵循的规定有( )。A.不得向他人提供担保B.不同信托财产间可进行相互交易,应当保证交易
随机试题
总体X的概率分布见题表,其中θ(0
患者,男,59岁,高血压病史5年,因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就诊,MRI检查结果显示蛛
关于外国债券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Ⅰ.债券发行人属于一个国家,债券的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3年1~7月份,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在饱和软黏土地基中开挖条形基坑,采用8m长的板桩支护,地下水位已降至板桩底部,坑
脑梗死的分期—急性期A.2周B.1个月内C.1?3个月D.1?6个月E.>6个月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时应标记试件,标记从试件一端量起,分别在距端部的()mm处划出标记。A.50B.100C.200D.350E.500
根据《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下列属于货币经纪公司可以从事的业务是( )。A.投资国债B.向境外金融机构提供经纪服务C.向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拆借
(一)资料 2013年1月初,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实施方案对...
下列风险度量方法中,建立在概率基础上的方法有( )。A.期望值法B.在险值法C.层次分析法D.最大可能损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