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共用题干 2013年末,假设某商业银行相关指标为:人民币流动性资产余额125亿元,流动性负债余额50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0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
共用题干 2013年末,假设某商业银行相关指标为:人民币流动性资产余额125亿元,流动性负债余额50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0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
admin
2020-12-24
45
问题
共用题干
2013年末,假设某商业银行相关指标为:人民币流动性资产余额125亿元,流动性负债余额50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0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为100亿元;提留的贷款损失准备为100亿元。
选项
根据相关金融监管要求,分析该行风险情况,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流动性比例低于监管要求
B:不良贷款率符合监管要求
C:贷款拨备率符合监管要求
D: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要求
答案
CD
解析
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一般用来衡量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该比例不应低于25%。题中,人民币流动性资产余额125亿元,流动性负债余额500亿元,因此,流动性比例=125/500*100%=25.0%。
不良贷款率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与各类贷款余额之比,评价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说明商业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商业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小。其计算公式如下: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类贷款余额*100%。题中,不良贷款余额为10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000亿元,因此,不良贷款率=100/4000*100%=2.5%。
贷款拨备率的计算公式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贷款拨备率的基本标准为2.5%。题中,贷款损失准备为10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000亿元,因此贷款拨备率=100/4000*100%=2.5%。
拨备覆盖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基本标准为150%。该行的拨备覆盖率=100/100*l00%=10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6gk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C.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
按相关的方向,相关关系可以分为()。A.完全相关B.不完全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E.不相关
由于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金融风险,属于()。A.市场风险B.信用风险C.操作风险D.流动性风险
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非常复杂,各种因素相互交织,难以事前完全把握,这体现了金融风险基本特征中的()A.不确定性B.相关性C.高杠杆性D.传染性
以下关于资产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B.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C.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
以下()采用的单一银行制模式的商业银行。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下列关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不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B.不追求利润最大化C.吸收社会公众的活期存款D.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行
甲在某地买得一处自住房,付完首付后又向银行贷款了200万元,贷款期限20年,但随后因为做生意失败,已经无力偿还每月贷款本息,于是银行收回房子,并将其拍卖后...
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银行的银行B.企业的银行C.发行的银行D.政府的银行
根据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原则上不纳入存款保险范围的机构是()A.外商独资银行B.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C.中外合资银行D.农村信用合作社
随机试题
西方十二个国家制定的《日内瓦公约》签订于 A.1864年 B.1865年
(82-8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心力衰竭心包积液 B.结核性心包炎 C.
应减少剂量的中西药联用的药组是
下列公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李某外出经商多年下落不明,他的妻子赵某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李某宣告死亡
对投资项目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财务评价基本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B.资
建立学生档案一般有四个环节,即()。 A.收集 B.整理 C.鉴定 D.
下列属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基本条件的是()。 Ⅰ.投资者都遵守主宰原则,同一收益率水平下,选择风险较低的证券 Ⅱ.所有投资者对证券收益率概率分...
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财务顾问机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特定禁止行为不包含()。A、与委托人约定分享证券投资收益,分担证券投资损失,或者向委托人承诺证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等。A:新能源B:新方法C:新标准D: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