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过去半个世纪中,中国城乡的日光强度平均每十年下降3%至4% ,且这种趋势在20世
过去半个世纪中,中国城乡的日光强度平均每十年下降3%至4% ,且这种趋势在20世
书海库
2019-12-17
60
问题
过去半个世纪中,中国城乡的日光强度平均每十年下降3%至4% ,且这种趋势在20世纪 70年代以后尤为明显。棕色云团正是能见度下降的“罪魁祸首”。所谓棕色云团,是指状如云团、以细颗粒物为主出现在对流层中的一大片污染物,其成分 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以及沙尘等。棕色云团中的那些粒径小于2. 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 5),会吸收阳光,或者将部分阳光 反射回大气,是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在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还没有关于PM2. 5的规定。我们每天在电视上或者 报纸上看到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所谓的“可吸入颗粒物”,仅指那些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 (PMlO)。而已有的研究表明,PM2. 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于PM10。因为那些细小 的颗粒物,不仅可以进人血液,影响肺部组织,从而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可能引起 癌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指出,每立方米PM2. 5的浓度如果上升20微克的话,中国和印 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即使按照折中的估计,棕色云团相关的PM2. 5.所致经济损失,也 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 6%以及印度GDP的2.2%。 除了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棕色云团还可能影响气候。在很多情况下,棕色云团与全 球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交织在一起,正在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极大影响。此外,棕色云团的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硫酸盐等多种成分可以降温。而黑碳的成分正在 加速喜马拉雅等地冰州的融化速度,因为黑碳沉降在冰雪上,会使冰雪颜色变暖,吸收热量的 能力增强;黑碳还会加热空气。这些因素,都使得冰川融化加速。然而,棕色云团对整个气候系统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比这复杂得多。它可以通过反射阳光 和吸收热量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如果棕色云团一夜之间消失,全球气温可能迅速上升 多达2度,而这正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还能容忍的最大升温幅度。棕色云团中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是( )。
选项
A.黑碳B.有机颗粒物C. PMlOD. PM2.5
答案
D
解析
根据文章第三自然段可知,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是棕色云团中 的PM2. 5。 [名师点评]本题属于细节推断题。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文中找到位置,细加对照即 可。与本题对照的原文是“棕色云团中的那些粒径小于2. 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 5)…"*是 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6rY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149995.06万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I.2008年山东省城乡居民分类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人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I.2008年山东省城乡居民分类
假设没有滞销的情况下,中国小家电出口与内销的比例出现最低值是在()年。
2003—2007年中国小家电产品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
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相比,()。
2003—2007年中国小家电产品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
A.城乡居民的药品安全感平均得分为2.38分 B.城乡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大多低于3.0分 C.除药品外,农村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均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私募基金投资冷静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募集机构在投资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 A.钙离子内流 B
下列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海浪连续记录中,波高总个数的()个大波的波高平均值为有效波高。
下列风险中,属于机动车损失保险保险责任的是()。
下列有关技术分析在期货市场与其他市场上的应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8岁,晚餐后洗衣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随后意识模糊,被家人送到医院,急行CT检查,图像上呈高密度影,脑膜刺激征阳性...
检测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药材水分采用的方法是A.烘干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减压干燥法D.气相色谱法E.甲苯法
医疗机构限制处方权后,对仍连续几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进行的处罚是取消其处方权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下列选项中。属于风险评估工作内容的是()A.编制施工风险识别报告B.确定应对各种风险的对策C.分析风险发生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D.对风险进行监控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