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五) 从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某类住宅楼市场价格每月递增1.5%,其后至2002年11月1日则每月递减0.5%,而从2002年11月...
(五) 从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某类住宅楼市场价格每月递增1.5%,其后至2002年11月1日则每月递减0.5%,而从2002年11月...
admin
2020-12-24
41
问题
(五)
从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某类住宅楼市场价格每月递增1.5%,其后至2002年11月1日则每月递减0.5%,而从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4月30日的市场价格基本不变,以后每月递增1%。估价人员拟从以下几个交易实例中选取三个作为可比实例,并估算该住宅楼2003年8月31日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
实例
A
B
C
D
E
成交价格(元/m2)
5100
5800
5200
5200
5000
交易日期
2002.11.30
2003.6.30
2003.1.31
2001.7.31
2003.5.31
交易情况
﹢2%
﹢21%
0
0
-3%
房地产状况
区位状况
0
-3%
﹢3%
﹢1%
0
权益状况
-2%
0
﹢2%
-1%
-1%
交易事物
-4%
-5%
-2%
﹢2%
﹢1%
注:房地产状况中的三方面因素产生的作用程度相同。
可比实例A的市场状况调整系数为()。
选项
A.(1+1%)4
B.(1-1%)4
C.(1+1%)3
D.(1-1%)3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状况调整系数计算。交易日调整系数为:可比实例A的成交日期是2002年11月30日,我们要估价时点是2003年8月31日,中间隔了9个月的时间,但题中明确告诉我们,前5个月,从2002年11月30日至2003年4月30日这5个月的市场价格不变,以后才是每月增1%,所以前五个月不变不作调整,后四个月调整应该为(1﹢1%)4,所以可比实例A的市场状况调整系数=(1﹢1%)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7l6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工作总时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时差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B.总时差是在不影响其后续工作最迟开始时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的价格是()。A.不变价格B.影子价格C.市场价格D.可变价格
关于影子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A.影子价格是一种计划价格B.影子价格的确定主要以市场价格为基础C.影子价格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D.影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能反映投入物与产出物真实经济价值、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是()。A.计划价格B.市场价格C.影子价格D.国家指导价格
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任何边际变化对国家的基本社会经济目标所做贡献的价值称为()。A.市场价格B.均衡价格C.影子价格D.计划价格
关于年数总和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年的折旧额相同B.每年的折旧率相同C.折旧额逐年递增D.折旧率逐年递减
在进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时所采用的国内现行价格包括()价格形式。A.国家定价B.企业定价C.市场价格D.国家指导价E.协议价格
下列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各期提取相同折旧额的方法是()。A.平均年限法B.余额递减法C.双倍余额递减法D.年数总和法
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任何边际变化对国家的基本社会经济目标所作贡献的价值,称为()。A.市场价格B.目标价格C.国家指导价格D.影子价格
某固定资产原值为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折旧年限为4年,若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第2年应提折旧额是()元。A:10000B:12500
随机试题
甲省乙市的某化工企业发生储罐闪爆事故,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有毒气体扩散至一河之
下列哪项是肝衰竭患者脂肪膳食原则?( ) A、不必过分限制 B、能量的主要
治城市内涝,先治政绩观 我们既然能建得好令人眼前一亮的“地上工程”
按资金性质分类,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分为()
星海华庭是新建的商品房住宅小区,由甲物业服务公司承担前期物业管理。在甲物业服务公
砌石路基的砌石高度最高可达()。
每道题在左边的题干中给出一套图形,其中有五个图,这五个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右边
一小儿女患,11岁。患甲状腺癌,并有颈淋巴结转移。医生告诉患儿母亲,女孩需做甲状腺癌根治术,按常规手术后要造成颈部塌陷变形,肩下垂,身体的外观和功能都要受...
关于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料应尽量采用同类土B.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C.应在相对两侧对称回填D.虚铺厚度根据含水量确定
砖硇体的砌筑方法有()。A.干砌法B.“三一”砌筑法C.挤浆法D.刮浆法E.满口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