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下面是两个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 【案例1】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知道什...
下面是两个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 【案例1】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知道什...
admin
2020-12-24
57
问题
下面是两个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
【案例1】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知道什么是安全保障权、知情权、自主交易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维护尊严权、监督批评权,知道什么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国家保护、社会保护、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国家保护和社会保护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
学生的法制观念。
【案例2】能自律,得自由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纪律,自由和纪律是不可分割的,自律才能有自由,理解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2)通过自由与自律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觉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问题:【案例1】和【案例2】分别设计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请对比分析这两种设计方法,并举例说明。
选项
答案
解析
以上两个案例,虽然它们的教学目标都包括了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但认真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案例2是合乎要求的。 案例1则存在一些问题,如认知目标多,几乎把教材的内容都罗列进去,未能突出重点;能力目标有些抽象,缺乏针对性,“培养学生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知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和能力”就比较具体了。思想情感目标制定得不恰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显然与这节课不符,不是本节课的主要意图,本节课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树立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EUU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课例并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走进拉丁美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拉丁美洲音乐...
某位老师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欣赏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背景音乐的舞蹈视频作为导入部分,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乐曲的情绪,教学环节首先欣赏、学...
在音乐教学中,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A.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B.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C.感受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形式特征D.学生集体
音乐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 )A.情感体验B.生活体验C.学习体验D.内心体验
教学中应设置引起学生注意的好的导入,设置引人人胜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注意在音乐课上要让学生动起来等体现了对( )的评价。A.教学方法B.
导课设计拖沓冗长、不着边际,违背了导课的组织原则中的( )A.新颖性B.针对性C.简洁性D.趣味性
当课堂上出现的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应变,有时为了上好一节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充分展示的课,我们会绕过问题直奔目标。也许整节...
( )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A.艺术欣赏B.德育教学C.审美D.表现
在音乐教学中,活动是完成音乐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一切情感体验都必须在学生的参与、感受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学生心灵的陶冶和审美观的确立,必须以审美体验为基...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环节上不包括( )。A.教师情感的倾注B.教学反思C.形象直观的演示D.妙趣横生的活动
随机试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初始权属调查资料归档分类整理的材料的是( )。 A、调查成果合
处置蛇类咬伤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毒液的扩散和吸收,最先实施的应急措施是 A、抽吸伤
患者,男,65岁,矿工。反复咳嗽、咳痰20年,1周前受凉后畏寒、发热、咳脓痰、气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消食,
()一直是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重要工具。
患者,24岁,GP,孕40周,头位临产8小时,宫口开大5cm。
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
T日现金差额在()日的申购、赎回清单中公告。A、TB、T+1C、T+2D、T+3
患者,女性,18岁。因卵巢囊肿入院,术前准备时,护士欲为其插导尿管,患者因害羞,不愿配合。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应该A:放弃,让手术室护士插管B:放弃插管,让患者自
欲对某地25名7-10名儿童体重与肺活量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不可采用A.回归系数t检验法B.回归系数F检验法C.相关系数t检验法D.查相关系数界值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