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甲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订立了施工合同,甲建设单位负责建筑材料的采购,于是甲建设单位
甲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订立了施工合同,甲建设单位负责建筑材料的采购,于是甲建设单位
Loveyou
2020-05-20
57
问题
甲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订立了施工合同,甲建设单位负责建筑材料的采购,于是甲建设单位向乙材料生产厂家发函要求购买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发出一份传真内容如下:本公司希望向你公司购买建筑石膏20t,5600元/t;建筑石灰42t,2400元/t,在本单位所在城市的料场交货,货到付款,3日后请答复。丙材料生产厂家获悉甲建设单位的要求后,在3日内向甲建设公司发出电报称:我公司完全同意你公司发给乙材料生产厂家的传真内容,请做好收货付款的准备。问题:</P><P>1.根据《合同法》知识,甲建设单位发出的要约是否可以撤销?说明理由。</P><P>2.请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丙材料生产厂家的传真是否构成承诺?若合同不成立,请说明理由。</P><P>3.简述甲建设公司采购的建筑石灰的种类及应用有哪些?</P><P>4.若乙材料生产厂家同意甲建设单位的要求,并发出电报,但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承诺,是否可以撤回?说明理由。</P><P>5.简述甲建设公司采购的建筑石灰的种类有哪些?</P>
选项
<P>1.甲建设单位发出的要约不可以撤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P><P>2.丙材料生产厂家的传真不构成承诺,即合同不成立。有效的承诺应具备以下要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发出;(2)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3)承诺必须在要约的存续期间内作出;(4)承诺应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承诺生效: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P><P>3.建筑石灰的种类包括:生石灰、生石灰粉、消石灰粉、石灰膏。建筑石灰的应用包括:(1)用于建筑室内粉刷;(2)用于拌制建筑砂浆;(3)配制三合土和灰土。</P><P>4.可以撤回承诺。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承诺一旦撤回,即失去效力,合同不能成立。</P><P>5.建筑石膏制品的种类较多,我国目前生产的主要有石膏砌块、纸面石膏板、空心石膏条板、纤维石膏板、装饰石膏制品等。</P>
答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EhNM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的相关规定,若发生合同工程
()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也是投标人编制监理投标文件、实施监理服务的
在设计-建造合同条款中,()是设计-建造与传统施工模式下的关于竣工验收方式的重要
与固定单价合同相比,固定总价合同的主要特点是()。[2009年真题]
设计招标文件中的主要合同条件(包括合同协议书和合同条款)的目的是()。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项目和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时,规定必须采
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
关于招标项目签订中标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1年真题]
在货物招标文件的组成中,()是对招标采购货物需求的描述。
专用条款应规定承包人提交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文件的期限,如规定应于签订合同协议书后(
随机试题
(88-91题共用题干) 某患者,怀疑视网膜母细胞瘤,需行X线检查。
左边给定的是纸盒外表面的展开图,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下列有关审计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有:
属于“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要求包括A.配合协作,互相帮助B.团体为重个,顾全大局;C.尊老扶新,甘为人梯D.开展公平竞争,维护合法权益
剪应力互等定理只适用于()。A.线弹性范围B.受剪切的构件C.纯剪切应力状态D.单元体上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剪应力分析
最低结算备付金限额计算公式中涉及的"上月证券买入金额”,包括()。 Ⅰ.债券回购初始融出资金金额 Ⅱ.到期购回金额 Ⅲ.采用净额结算的证券品种的...A
颞下颌关节内强直多数发生在哪个年龄段A.5岁以前B.15岁以前C.15?20岁D.25岁以后E.20岁以后
共用题干 拟了解居民经常吃排骨汤与血压间的关系,故对某城市社区35岁以上的居民按是否经常进食排骨汤分组,连续观察了10年,随访两组高血压的发病率。该类研究为
因保修不及时造成新的人身、财产损害,由( )承担赔偿责任。A.建设单位B.施工单位C.监理单位D.造成拖延的责任方
商品流通对于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极为有效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A:调节社会再生产B:调节生产关系C:调节各方利益关系D:调节社会资源配置E:调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