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最小超过()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A、0.5 B、0.75 C、0.9 D、1.2
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最小超过()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A、0.5 B、0.75 C、0.9 D、1.2
admin
2020-12-24
9
问题
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最小超过()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
选项
A、0.5
B、0.75
C、0.9
D、1.2
答案
A
解析
【考点】砌体结构的特点及构造要求。 这道题主要考核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的知识点,知识点有一定专业性,偏重构造设计理论,此题有一定难度。根据相关规范,小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主要有:(1)小砌块房屋各楼层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不得采用槽形小砌块作模,并应按规范的有关要求设置。圈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可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可靠连接。(2)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网片可采用直径4mm的钢筋点焊而成,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且沿墙高每隔400mm设置。(3)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层数,6度时超过五层、7度时超过四层、8度时超过三层,在底层和顶层的窗台标高处,沿纵横墙应设置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其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纵筋不应少于2φ10,并应有分布拉结钢筋;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4)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超过0.5m时,应增设锚固于顸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墙顶应设置压顶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本题的正确项应为“A.0.5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GgI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采用混凝土砌块砌筑拱形管渠或管渠的弯道时,宜采用()。A.楔形或梯形砌块B.楔形或扇形砌块C.楔形或方形砌块D.条形或扇形砌块
沉井垫层的结构厚度和宽度应根据(),经计算确定。A.土体地基承载力B.垫木的长度和宽度C.沉井下沉结构高度D.垫木的数量E.沉井结构形式
分节制作沉井时,应做到()。A.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B.沉井内设有底梁或支撑梁时应与刃脚部分整体浇捣C.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
关于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要求,正确的有()。A.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B.设计无要求时,锚固肋数量宜为单数C.设计无
锚杆类型应根据()进行选择。A.地质条件B.使用要求C.锚固特性D.锚杆施工质量要求E.喷锚支护结构
在喷锚暗挖施工中,一般情况下单侧壁导坑法侧壁导坑宽度不宜超过()倍洞宽,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A.0.3B.0.5C.0.7D.1.0
悬臂浇筑法施工连续梁合龙段时,应符合的规定有()。A.合龙前,应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直至施工完成后撤除B.合龙前,应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C.合龙段
下列重力式混凝土墩、台施工要求,正确的有()。A.墩台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混凝土顶面做凿毛处理,清除锚筋污锈B.墩台混凝土宜水平分层浇筑,每层高度宜为1m
为确保灌注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一般不宜小于()。A.0.5mB.0.4mC.0.3mD.0.2m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按()进行验收。A.稳定性检查B.外观检查C.荷载力试验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有()。 A、需要办理车辆登记注册
房产面积的测量精度分为( )级。 A、一 B、二 C、三 D、四
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后,要及时登记建档。重大危险源档案应不包括的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197、()把电容器串联在线路上以补偿电路电抗,
女婴,日龄10天,精神萎靡,吮奶少,哭声低。查体:T38.8℃,前囟平,颈、胸部
激发整个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功能是气的
双羊膜囊双绒毛膜单卵双胎受精卵分裂发生在桑葚期的特征为A、形成独立的胚胎,形成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共有一个胎盘B、发育成两个胎儿,共用一个胎盘,共存于一个羊
影响行业景气的因素包括()。 Ⅰ.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变化 Ⅱ.行业的产品需求变动 Ⅲ.产业政策的变化 Ⅳ.生产能力变动A、Ⅰ.Ⅱ.ⅢB、Ⅱ.Ⅲ.Ⅳ
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可起调定点作用的是A.丘脑温度敏感神经元B.延髓温度敏感神经元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温度敏感神经元D.脊髓温度敏感神经元E.网状结构
按年龄计算,1岁内小儿用药量的计算公式为A:0.01*(月龄+2)*成人剂量B:0.01*(月龄+3)*成人剂量C:0.02*(月龄+2)*成人剂量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