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admin
2020-12-24
51
问题
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①惩罚和服从的取向阶段。这一阶段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②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 (2)习俗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这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③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④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尊重法律权威。海因茨先生“偷”药是不对的。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 (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这一时期也可分为:⑤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这一阶段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订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⑥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这一阶段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总之,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 (1)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为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第一种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处于第二种水平,只有极少数进入第三种水平;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种水平。 (2)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Kw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pz_填空}。
学校德育是思想教育、{pz_填空}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的方面有()。A.政治教育B.知识教育C.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E.心理健康教育
认知模式的特征有()。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E.倡导民主德育观
提出德育的社会学习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
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费尔D.班杜拉
()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A.传统美德B.社会公德C.公共道德D.家庭美德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A.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
简述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随机试题
拉式供应链的特点是()。 A.供应链集成度高 B.信息交换迅速 C.能实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微量有机磷农药,哪一种检测器最灵敏 A.热导检测器 B
下列关于PMC模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某省新建电子企业排放一种无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包括()。多选
社会工作者往往承接政府委托的社会政策项目,把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在这个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若保持同比增长率不变,预计哪一年4月入境旅游的法国
在下列专题地图表示方法中,表示全能指标的方法有()。
共用题干 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是审核处方、调配药品,向患者交付药品,进行用药指导。审核过的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审方发现下述问题的处方,可判为不适宜处方
金融交易是资本供给者将货币资本借给资本需求者使用,资本需求者使用借入资本在商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从事生产和流动活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获取利润,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