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其他应收款的余额为0,坏账准备贷方余额30万元,假定甲公司坏账准备的...
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其他应收款的余额为0,坏账准备贷方余额30万元,假定甲公司坏账准备的...
admin
2020-12-24
49
问题
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其他应收款的余额为0,坏账准备贷方余额30万元,假定甲公司坏账准备的计提比率为应收款项的10%,并且下列各项应收款项在年末均未收回,甲公司2013年的相关交易事项如下:
(1)7月3日,甲公司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材料毁损,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损失10万元。
(2)10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替职工李某垫付应由其个人负担的房租0.5万元。
(3)11月10日,由于乙公司破产,甲公司已经确定因3月份销售商品应收乙公司的货款20万元无法收回。
(4)12月30日,甲公司收到2012年已做坏账转销的应收账款5万元,已存入银行。
(5)12月31日,甲公司销售给丁公司一批原材料,价款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假定已经办妥托收承付手续,丁公司尚未付款。
(6)12月31日,甲公司为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为5万元。
根据事项(4),甲公司已经转销的坏账又收回的会计分录为( )。
选项
A、借:银行存款 5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B、借:坏账准备 5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借:银行存款 5
贷:应收账款 5
C、借:应收账款5
贷:坏账准备 5
借:银行存款 5
贷:应收账款 5
D、借:资产减值损失 5
贷:坏账准备 5
借:银行存款 5
贷:应收账款 5
答案
C
解析
已经转销的坏账准备又收回,先应该恢复信誉,也就是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然后收到应收账款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KAF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适用于查找在记账过程中只登记了会计分录的借方或贷方,漏记了另一方,从而导致试算平衡中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不等错误的方法是______。A.尾数法B
红色墨水仅限于在借方栏登记贷方数,在贷方栏登记借方数。
错账更正时,划线更正法的适用范围是______。A.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或借贷方向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B.记账凭证正确,登记账簿时发生文字或数字错误C.
下列各项中,可用红色墨水记账的有______。A.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B.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
在会计账簿登记中,可以用红色墨水记账的有______。A.更正会计科目和金额同时错误的记账凭证B.登记减少数C.未印有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相反方向数额
月结时,收入、费用类账户需要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记入最后一笔记录下的借方和贷方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同时在该行下划双道红线,以完成月结工作。
下列内容中,属于结账工作的有______。A.结算有关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B.编制试算平衡表C.清点库存现金D.按照权责发生制对有关账项进行调整
年终结账时,要在总账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并在合计数______。A.上方通栏划单红线B.下方通栏划单红线C.上方通栏
总分类账户平时不必每日结出余额,只需每月结出月末余额。
下列关于结账方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本月余额B.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月结账时要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C
随机试题
某著名画家出版个人画册取得稿酬收入50000元,该画家通过政府部门向贫困地区捐款
以下不属于《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U016-2017)的结构的是()。 A.术
31.下列关于旅游价格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从旅游范围上划分,可以将旅游
基金管理人主要通过()等材料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 Ⅰ基金合同 Ⅱ基金
静脉滴注给药,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可采取
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建筑石膏硬化时体积的变化是( )。A.收缩大B.膨胀大C.收缩小D.微膨胀
我国土地管理基本制度包括( )。A、依法建造房屋B、房屋买卖C、合法添附的房屋D、依法没收房屋E、收归国有的无主房屋
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有限的货币追求太多的货物B、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供给方面成本提高C、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结构不平衡引
技术发展迅速,产品品种较多且具有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等特点的企业,最适合采用()组织形式。A.行政层级式B.职能制C.矩阵结构式D.虚拟结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