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昕玥
2019-12-17
56
问题
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语言)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他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Kba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
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
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 A.教师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B.五个等级
试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谈谈学生对学习结果的不同归因对以后学习行为的影响。
根据迁移的程度,可分为()和()。
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和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分为()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
随机试题
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A.心理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理论
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应由()支付。
某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纠正出现的进度偏差,承包人采取了夜间加班和增加劳动力投入措
肺痿虚热证,出现津伤甚者,应加用
均质圆柱体半径为R,质量为m,绕关于对纸面垂直的固定水平轴自由转动,初瞬时静止(
你看到有人掉进井窖里,同时下面可能有毒气,你怎么办?
2010年1~4月全国入境旅游部分市场客源情况统计表 2009年1~3月,入境旅游的日本游客人数约为:A.105.86万人B.91.
吹拉弹唱属于( )技能。A、认知B、心智C、操作D、评价
共用题干 杨先生今年45岁,打算60岁退休,考虑到通货膨胀,退休后每年生活费需要10万元,杨先生预计可以活到80岁。为了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杨先生拿出10...
共用题干 甲企业系金属铝开采企业,2010年度共计拥有土地65000平方米,其中子弟学校占地3000平方米,幼儿园占地1200平方米、企业内部绿化占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