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某工程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等级为()。A.特别重大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
某工程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等级为()。A.特别重大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
admin
2020-12-24
51
问题
某工程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等级为()。
选项
A.特别重大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一般事故
答案
B
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Ksj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对施工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有()A.应采取生态保护措施B.经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引进低于我国环保规定的特定技术C.建筑材料
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有()A.避免紧急情况发生时出现混乱B.确保按照合理的响应流程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C.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论
政府质量监督机构按照监督方案应对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其中在()阶段应每月安排监督检查。A.基础施工B.施工准备C.设备安装D.竣
下列施工文件档案资料中,属于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的有()A.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B.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竣工验收证明书D.水泥见证检测报告
下列分部分项工程中,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审查的有()A.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支护工程B.预应力结构张拉工程C.高大模板工程D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施工项目经理应履行的职责有()A.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B.主持编制项目目标责任书C.
与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相比较,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有()A.控制的标准化程度高B.需要控制的因素多C.控制的难度大D.“终检”的安全性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参与方进度控制的目标和时间范畴相同B.各参与方都有进度控制的任务C.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
承包商索赔成立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有()A.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数额巨大,超出了正常的承受范围B.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
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下列不属于工程变更范围的是()A.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或其他特性B.取消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被取消的工作转由其他人实
随机试题
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功用中的其他公共服务包括(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银行对公司的季节性融资通常在一年以内,而还款期安排在季节性销售低谷之前或之中B.销售增长旺盛时期产生的融资需求表面看是长期融资,
A.腮腺淋巴结 B.颏下和肩胛舌骨肌的淋巴结 C.颈深淋巴结 D.颌下和颈深淋巴结 E.锁骨上窝淋巴结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引流至
古代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图书不如今天这么多,这么复杂,所以对工具书的需要远远不如今天这么迫切。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A.古...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pz_填空}与学生已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成果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D.“大跃
患者,男,30岁,农民。患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后康复出院。出院医嘱要求患者出院后限制活动6个月,患者认为现无不适现象,询问为何不能下地干农活;护士向患者说明...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有()。A.应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并分别在企业和工程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存档备案B.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
以下关于零基定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零基法是以岗位劳动量为依据一切从零开始B.零基法主要用来确定二、三线人员的定员人数C.是以某一类人员人数为基础
当社会的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的总供给时,为尽快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应当采取()政策。A.松财政、紧货币B.“双松”C.“双紧”D.紧财政、松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