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关于锚索施工,做法正确的是( )。A.井下锚索常采用单束钢绞线 B.锚索可以采用端头锚固或全长锚固的锚固方式 C.锚索的预应力要等锚固端有足够的强度后施加 D.
关于锚索施工,做法正确的是( )。A.井下锚索常采用单束钢绞线 B.锚索可以采用端头锚固或全长锚固的锚固方式 C.锚索的预应力要等锚固端有足够的强度后施加 D.
admin
2020-12-24
54
问题
关于锚索施工,做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井下锚索常采用单束钢绞线
B.锚索可以采用端头锚固或全长锚固的锚固方式
C.锚索的预应力要等锚固端有足够的强度后施加
D.锚固的方式包括机械锚固、树脂或水泥砂浆粘结
E.施加的预张力应达到设计值的105%~115%
答案
BCE
解析
P27-28 锚索支护结构和锚杆具有相似的形式,但是锚索对围岩施加的预应力是一种对围岩的主动作用,加之锚索深入围岩更深(一般达5-8m或更深),预应力的作用更大,因此锚索具有更有力的支护作用,效果更突出,它适用于压力大、围岩严重破碎等难支护的巷道中。锚索的锚固的方式包括有端头锚固与全长锚固,用树脂或水泥砂浆固结。井下锚索的预应力一般采用为破断力的30%-50%,约80-130 kN。锚索施工要通过施加预张力来避免预应力的损失,预张力应达到设计预应力值的105%-11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Mae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通用合同条款,下列引起承包人索赔的事件中,只能获得费用补偿的是()。A.发包人提前向承包人提供材料、工
(2018年)某施工合同中的工程内容由主体工程与附属工程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工程的合同额分别为800万元知200万元。合同中对误期赔偿费的约定是:每延误一个...
(2019年真题)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通用合同条款,下列引起承包人索赔的事件中,可以同时获得工期、费用和利润补偿的是()。A.施工中发现
(2018年)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下列损失,应由承包人承担的是()。A.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B.运至施工场地待安装设备的损失C.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及停
(2013年)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应由承包人承担的情形是()。A.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方财产损失B.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的损害C.承包人的停工损失D
(2018年)某项目施工合同约定,承包人承担的水泥价格风险幅度为±5%,超出部分采用造价信息法调差,已知投标人投标价格、基准期发布价格为440元/t、4...
(2019年真题)某招标工程项目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某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为1500m3,施工中...
(2018年)与其他工程总承包方式相比较,交钥匙总承包的优越性有()。A.有利于满足业主的特殊要求B.有利于降低总包商承担的风险C.有利于调动总包商的积极
(2015年)工程总承包投标报价成本分析过程中,被归为公司本部费用的是()。A.勘察设计费B.施工费用C.分包合同费用D.调试、开车服务费
(2015年)总承包企业不仅承包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任务,而且提供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运营准备工作的综合任务,该类总承包合同的类型是()。A.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随机试题
某老年人全日应摄入总能量1800kcal,则其每日可食用脂肪( )。 A、6
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100,100),B(50,50),则AB的坐标方
金融机构转移与管理风险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充当()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分散风险并提供风
双击打开某PowerPoint演示文稿时,系统弹出如图1所示的对话框,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A.该演示文稿文件过大B.该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版本低
甲因和乙口角,持一棍殴打乙,因乙躲避不及致棍击中其头部,致使乙当场死亡。之后甲发现乙的口袋中有大量现金,于是将现金拿走。其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B.
属于高度恶性淋巴瘤的是A.小无裂细胞型B.滤泡性小裂细胞型C.弥漫性小裂细胞型D.滤泡性大细胞型E.弥漫性大细胞型
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进度计划审查的内容是()。A.施工总工期目标是否留有余地B.主要工程项目能否保持连续施工C.施工资源供应计划是否满足施工进度需要D
港航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防裂措施包括()。A.选择中低热水泥B.加大水泥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在混凝土早期升温阶段采取保温措施D.合理设置施
某建设工程预计建设工期13个月,按照法律规定,建设单位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少于工程合同价的()。 A.20% B.30% C.40% ...
下列方法中,属于定性预测方法的是()。A:简单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加权移动平均法D:专家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