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患者男,32岁。间歇性上腹部隐痛伴反酸、嗳气5年,突然右上腹剧痛5小时。查体:T37.2℃,P100次/分,R16次1分,BP130/80mmHg。痛苦面...
患者男,32岁。间歇性上腹部隐痛伴反酸、嗳气5年,突然右上腹剧痛5小时。查体:T37.2℃,P100次/分,R16次1分,BP130/80mmHg。痛苦面...
admin
2020-12-24
50
问题
患者男,32岁。间歇性上腹部隐痛伴反酸、嗳气5年,突然右上腹剧痛5小时。查体:T37.2℃,P100次/分,R16次1分,BP130/80mmHg。痛苦面容,被迫体位,大汗淋漓。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明显,肠鸣音弱。
选项
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B.急性胆囊穿孔
C.输尿管结石
D.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E.十二指肠憩室穿孔
答案
A
解析
1.间歇性上腹部隐痛伴反酸、嗳气5年,高度怀疑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突然右上腹剧痛,怀疑为急性溃疡穿孔。溃疡病急性穿孔时,胃液对腹膜的刺激极为强烈,即刻发生化学性腹膜炎。患者多有较长的溃疡病史,穿孔前常有溃疡症状加重。诱因有暴食、进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突发上腹剧烈疼痛,迅速扩散至全腹。有时消化液沿结肠旁沟流向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查体:全腹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为著,肌紧张十分明显,可呈木板样强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消失。故答案应选A。 2.腹部立位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故答案应选C。 3.①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轻、一般情况好的单纯性空腹较小穿孔。穿孔超过24小时,腹膜炎已局限者。主要采用胃肠减压、抑酸、补液和全身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6~8小时后,病情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则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②手术治疗:适用于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和伴有幽门梗阻、大出血、恶变等并发症者。手术方式有单纯性溃疡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术。故答案应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NNf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符合安乐死条件的病人,医生使用药物结束其痛苦的生命,称为A.强迫安乐死B.医助安乐死C.被动安乐死D.主动安乐死E.自杀安乐死
在下列医生的义务中,属于法律义务的是A.开展普查普治活动B.开展义诊活动C.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活动D.开展健康体检活动E.下乡支援农村医疗
医务人员的行为不符合有利原则的是A.对病人实施过度治疗B.可能减轻或解除病人的痛苦C.使病人受益且不会造成明显伤害D.在病人的康复利弊共存时选择利
患者因发热3天,少尿1天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入院,入院当天尿量400ml,给予1000ml补液治疗后,尿量无明显增加,此时最适当的处理是:A.大量补液B.
霍乱的预防,哪项是错误的?A.及时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B.城区发现疑似患者应在6小时内报告C.易感人群可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D.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
在伤寒的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A.伤寒患者B.伤寒暂时带菌者C.伤寒恢复期带菌者D.伤寒慢性带菌者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A.患者B.病原携带者C.易感者D.隐性感染者E.受感染的动物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
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A、我国政府禁止进口国外血液制品,以防止艾滋病传入B、对患传染病的患者,医院设立专门病室,实行隔离治疗C、对饲养的宠物定
随机试题
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初县治砖城是( )。 A、西安城墙 B、明南京城墙 C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的卫生标准中有重金属这一指标,它是以什么
在投资估算的编制中,下列属于投资估算分析内容的是( )。
甲、乙组织卖淫案 被告人:甲,男,35岁,某歌厅经理。 被告人:乙,女,35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左旋多巴体内过程特点为
莱菔子镇咳、祛痰的化学成分是A:熊果酸B:β-谷固醇C:莱菔素D:亚油酸E:亚麻酸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的检查评定结论由()填写。A.监理单位B.建设单位C.施工单位D.设计单位
中型防腐保温工程的规模标准为单项工程合同额()万元。A.10~100B.50~200C.150~250D.200~300
以下关于个人贷款贷后环节的风险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要严格进行贷后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借款人的履约情况、信用情况;对借款人的现金流情况进行持续检查;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