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尿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是A:盛尿的容器要清洁 B:留取尿量以10~20ml为宜 C:查肾疾病以留取晨尿最佳 D:女性患者避免白带混入尿液内 E:月经期取后
尿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是A:盛尿的容器要清洁 B:留取尿量以10~20ml为宜 C:查肾疾病以留取晨尿最佳 D:女性患者避免白带混入尿液内 E:月经期取后
admin
2020-12-24
51
问题
尿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盛尿的容器要清洁
B:留取尿量以10~20ml为宜
C:查肾疾病以留取晨尿最佳
D:女性患者避免白带混入尿液内
E:月经期取后段尿
答案
E
解析
【考点】尿标本采集法【精析】做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尿常规检查时,尿液不少于l0ml。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应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以留取中段尿为好。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以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为好,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故本题应选E。【避错】考生可以看到D和E选项都是针对女性患者留取尿液的注意事项,既然D已经谈到避免白带混入尿液内,那么考生应该很容易想到月经期取后段尿有可能会使样本被经血污染,造成检查结果不准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OK3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54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2年,近因感冒发热,出现恶心,腹部不适,血压173/105mmHg。GFR50ml/L,SCr360μmol...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54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2年,近因感冒发热,出现恶心,腹部不适,血压173/105mmHg。GFR50ml/L,SCr360μmol...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51岁。1周来晨起眼睑水肿,排尿不适,尿色发红,血压偏高,疑为急性肾小球肾炎,需留12小时尿作艾迪计数。留取尿液的正确方法是A:晨7时开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7岁,产后30天出现右侧乳房胀痛,全身畏寒、发热。体检:右侧乳房皮肤红肿明显,局部可扪及一压痛性硬块,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预防该病的关键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7岁,产后30天出现右侧乳房胀痛,全身畏寒、发热。体检:右侧乳房皮肤红肿明显,局部可扪及一压痛性硬块,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的疾病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50岁,糖尿病史,患者自述外阴瘙痒,白带呈豆腐渣样,妇科检查:外阴有抓痕,黏膜有白色膜状物。局部冲洗后阴道应放置A:甲硝唑泡腾片B:红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50岁,糖尿病史,患者自述外阴瘙痒,白带呈豆腐渣样,妇科检查:外阴有抓痕,黏膜有白色膜状物。局部用冲洗液的浓度是A:2%~4%碳酸钠溶液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7岁,右腰部撞伤2小时,局部疼痛,肿胀,有淡红色血尿,初步诊断为右肾挫伤,采用非手术治疗。与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的信息是A:面色、意识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5岁,主诉阴道分泌物增呈多稀薄的泡沫状、外阴瘙痒,伴有烧灼感,疼痛,妇科检查:阴道黏膜充血,白带呈灰白色泡沫状。局部用冲洗液的浓度是A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5岁,主诉阴道分泌物增呈多稀薄的泡沫状、外阴瘙痒,伴有烧灼感,疼痛,妇科检查:阴道黏膜充血,白带呈灰白色泡沫状。该患者为A:外阴阴道假
随机试题
张某的日工资为100元,2011年元旦国家规定放假3天,其中1月1日属于法定休假
围绝经期保健
钢钎炮在炮眼装药并捣实后,常用()填塞堵孔。2014
按主编单位及执行范围进行分类,不属于定额的是()。
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损的,可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
患者,男,45岁。2型糖尿病,多食、多饮、多尿、消痩。护士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该病人存在知识缺乏,并为其制订护理计划,此时护士与病人处于护患关系发展时期...
甲公司对外负债200万元,另有50万元的货款未予追回(欠款人为丁公司)。2010年3月,甲公司经全体股东同意分立为乙、丙两个公司,由乙承受原甲公司的全部债...
下列选项中,选定满意的施工单位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是属于()。A.组织措施B.技术措施C.经济措施D.合同措施
下列服务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中,属于感性评价的是()。A:服务制度B:服务质量C:服务程序D:服务标准
事故发生以后,事故单位应当立即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报内容的是()。A.事故发生单位的地理位置B.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C.事故造成的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