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北京某货运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购入新载货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5.1万元。 (2)购买成品油,取得增...
北京某货运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购入新载货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5.1万元。 (2)购买成品油,取得增...
admin
2020-12-24
57
问题
北京某货运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购入新载货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5.1万元。
(2)购买成品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4.25万元。
(3)购买材料、低值易耗品,支付动力费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5.92万元。
(4)修理载货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34万元。
(5)货运业务取得含税收入116.55万元。
(6)提供装卸搬运服务取得含税收入12.72万元。
(7)经营性出租载货车(不配司机)业务取得含税收入70.2万元(租赁合同约定每月租赁费23.4万元)。
(8)销售旧载货车(2010年3月购入),取得含税收入20.8万元。
该货运公司当月提供各项服务的销项税额为( )万元。
选项
A.16.079
B.18.419
C.22.875
D.23.273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算。销项税=116.55/1.09×9%+12.72/1.06×6%+70.2/1.13×13%=18.419(万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Ozz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房屋当时的购置价格为130万元,目前的评估价值为110万元。房主赵某向甲保险公司投保该房屋的财产损失保险金额90万元,同时向乙保险公司投保该房屋的财产损...
某房屋当时的购置价格为130万元,目前的评估价值为110万元。房主赵某向甲保险公司投保该房屋的财产损失保险金额90万元,同时向乙保险公司投保该房屋的财产损...
某房屋当时的购置价格为130万元,目前的评估价值为110万元。房主赵某向甲保险公司投保该房屋的财产损失保险金额90万元,同时向乙保险公司投保该房屋的财产损...
某房屋当时的购置价格为130万元,目前的评估价值为110万元。房主赵某向甲保险公司投保该房屋的财产损失保险金额90万元,同时向乙保险公司投保该房屋的财产损...
某单位将价值2000万元的房屋向甲保险公司投保火灾险,保险金额为1600万元,同日又向乙保险公司火灾险,保险金额为800万元。若该房屋因火灾遭受损失,则该...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甲住宅小区已临近竣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布了招标公告,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来管理该小区。 评标委员会的下列...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甲住宅小区已临近竣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布了招标公告,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来管理该小区。 该房地产开发公司...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甲住宅小区已临近竣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布了招标公告,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来管理该小区。 该房地产开发公司...
某商品住宅开发项目的楼面地价为500元/㎡,建筑安装工程费为2500元/㎡,各项规费为300元/㎡。该项目营销方案部分内容如下:(1)概述。(2)营销现状...
甲方地产开发公司委托乙房地产经纪机构销售商品房,乙在与丙签订购房合同时,合同的当事人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甲乙丙
随机试题
(10-12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30岁,痛经,经血夹有大量血块,过食肉食后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腮腺多形性腺瘤切除术应采取( ) A.沿包膜摘除肿瘤,保留面神经 B.包膜
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A.高于B.接近C.不低于或者高于D.同等于
以下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A.存在回忆偏倚B.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C.组织实施比较复杂D.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很低的因素E.选择研究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则》规定:回送机车途中故障需修理时,机车乘务员应及时向途经铁路局列车、机车调度报告。
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下列关于证券公司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表述正确的是()。 Ⅰ.根据客户情况推荐适当的资产管理计划 Ⅱ.明确界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推广范围 Ⅲ.客户应当具...
安宫牛黄丸的主要功效是A:清热解毒,开窍醒神B:清热解毒,开窍安神C:清热开窍,息风止痉D:化浊开窍,清热解毒E: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教师连续提问两个学生都不能回答某个问题,而第三个学生则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尽管他的回答并不完全正确,可是教师还是会认为第三个学生更出色些,这种现象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