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
书海库
2019-12-17
65
问题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选项
答案
D
解析
【命题依据】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本题属于基本理论点的考试。【解题思路】 (1)本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的考题,考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的内容。(2)主要考查社会存在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每一组成部分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和作用。(3〉回答本题,首先要掌握社会存在的组成部分,社会存在主要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是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而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故最能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正确选项是D项。B、C、D项都属于社会存在的内容,但只有生产方式是最根本的,故不选B、C项。A项的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不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故不选。【标准答案】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Pvr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在无压圆管均匀流中,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有()。 A.流量随设计充满度增大而增
Windows“任务栏”上的内容是()。 A.已经打开的文件名B.已启动并正
拉压杆应力公式σ=FN/A的应用条件为()。 A.应力在比例极限内B.
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圆轴两端截面的相对扭转角是原
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宁和正常秩序的条件下,无须事先通知或征
道德与法律,都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当然,两者在协调对象、内容和手段上存在不同,
奖励: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组织成员的行为达到了该组织所肯定或赞许的标准,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
磁针罗盘的使用,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15、16世纪时,葡萄牙人达·伽马环绕
在新世纪中,虚拟学校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虚拟学校里,课程内容将从虚拟图书馆
随机试题
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 A.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B.建设用地使用权
根据有关文件,属于措施项目费的有()。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同时拥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检查监督权,并不会导致对银行业金融
29岁,GP,孕38周,BP140/90-160/100mmHg时,尿蛋白(++),水肿(+),NST无反应型,羊水指数(AFI)6cm,此时最恰当的处理...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角色理论认为,社会生活就像在剧场的舞台上演戏,有它自己的场景、面具和台词。角色这个词来源于戏剧,指的是那些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来的行为。当我们...
青霉素最值得注意的不良反应是A:便秘B:恶心和呕吐C:抽搐D:变态反应E:中枢神经兴奋
迄今为止,我国现行《宪法》共经历了四次修订,其中,哪次修订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
材料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97-100题。 某建筑工程公司最近几年的承包额如下表所示: 依据2008年至2011年数据,且权重分别为0.1、...
以下关于税务行政诉讼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的原则B.不适用调解的原则C.起诉可停止执行的原则D.纳税人负举证责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