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共用题干 华光房地产开发公司是N银行的存、贷款客户,在该行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并结欠当年第二季度利息5万元。7月1日,该公司归还该行到期贷款3...
共用题干 华光房地产开发公司是N银行的存、贷款客户,在该行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并结欠当年第二季度利息5万元。7月1日,该公司归还该行到期贷款3...
admin
2020-12-24
51
问题
共用题干
华光房地产开发公司是N银行的存、贷款客户,在该行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并结欠当年第二季度利息5万元。7月1日,该公司归还该行到期贷款30万元,并支付第二季度的利息5万元。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选项
公司上述还贷、付息两笔会计业务按借贷记账法所反映的资金变化的四种类型属于()。
A:资产与负债(权益)科目同增
B:资产与负债(权益)科目同减
C:资产类科目之间一增一减
D:负债(权益)类科目之间一增一减
答案
B
解析
公司还贷、付息,一方面公司资产(现金或银行存款)减少,另一方面公司的负债(短期借款及应付利息)减少。
对于银行而言,收回贷款时,应借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贷记“贷款”科目——本金,同时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收到利息,应借记“单位活期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明细核算是对所属会计科目按户进行的核算,是由各明细分类账组成,对综合核算具有补充说明的作用。上述还贷、付息两笔会计业务是按照该房地产公司进行核算的,因此属于明细核算。
对于银行而言,短期贷款和应收利息、现金均属于资产,因此上述两笔业务不会引起银行资产的变化。
贷款收回本身不影响损益;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收回的第二季度的利息属于第二季度,已经在第二季度核算,因此实际收到利息并不影响损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mk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央银行向持有商业票据等支付工具的商业银行进行信用支持的行为,称为()。A.贴现B.再贴现C.贷款D.公开市场
下列关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不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B.不追求利润最大化C.吸收社会公众的活期存款D.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行
某集团公司从所有销售人员中随机抽取200个员工进行工作年限、满意度调查,验证3年以上的老销售人员的离职率低于刚入职半年的新员工的结论,用采用的统计方法是()A.
某公司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市价为3元,每股收益为0.2元,每股股利为0.15元,该公司无优先股,则该公司市盈率为()A.15%B.20%C.15
甲在某地买得一处自住房,付完首付后又向银行贷款了200万元,贷款期限20年,但随后因为做生意失败,已经无力偿还每月贷款本息,于是银行收回房子,并将其拍卖后...
长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A.企业性质不同B.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同C.成本是否可以加总D.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某集团公司从所有销售人员中随机抽取200个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对公司销售人员的离职率进行估计,用采用的统计方法是()A.参数估计B.假设检验C.数据整理
甲、乙、丙、丁4人按份共有一艘轮船,甲占该船70%份额。现甲欲用该船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如各共有人事先对此事项未作约定,则甲的抵押行为()A.须经乙、丙、丁一
关于我国公司名称登记管理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实行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制度B.公司名称经预先核准后,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为6个月C.在公司名称
短期成本曲线中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是()A.总可变成本曲线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C.总成本曲线D.总固定成本曲线
随机试题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为下列中的 A.呼吸频率,深度,节律改变 B.
患者,女性,25岁,婚后3个月,停经40d。主诉轻度腰酸,下腹部疼痛,阴道点滴出
D
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是日常监管的重点。()
可以妊娠的心脏病妇女是 A一般体力活动时有心悸和轻度气短 B在活动量少
产褥期患者,28岁。产后8日,发热、腹痛5日入院。体温39.2°C,血压9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下腹压痛。妇科检查:子宫如妊娠4个月大,触痛明显...
过分依赖检测指标将A.卫生资源浪费B.物化医患关系C.绝对化D.盲目性E.忽略临床思维
地西泮的不良反应包括A.嗜睡、头昏、乏力B.大剂量可产生共济失调C.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性、依赖性D.帕金森综合征E.凝血机制障碍
下列关于招标投标争议类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招标投标民事争议是招标投标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B:招标投标行政争议是招标投标民事主体与招标投标行政主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