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乙借给甲1000万元,借期一年。借期届满时,甲向乙返还本金1000万元,关于利息的支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约定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乙借给甲1000万元,借期一年。借期届满时,甲向乙返还本金1000万元,关于利息的支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约定
admin
2020-12-24
43
问题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乙借给甲1000万元,借期一年。借期届满时,甲向乙返还本金1000万元,关于利息的支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如果约定年利率为28%,且甲支付利息240万元,则乙有权请求甲继续支付40万元
B.如果约定年利率为28%,且甲支付利息280万元,则甲有权请求乙返还40万元
C.如果约定年利率为40%,且甲支付利息360万元,则乙有权请求甲继续支付40万元
D.如果约定年利率为40%,且甲支付利息400万元,则甲有权请求乙返还40万元
答案
ABC
解析
本题涉及借款合同利息支付的问题。《民间借贷规定》第26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上述规定,按照约定的“超过年利率24%,但是在36%以下”所计算的利息支付义务,系自然债务。债权人请求履行的债务人有权抗辩,但是债务人自愿履行后不得反悔。债务人自愿给付后,不成立不当得利,债务人不得请求返还。故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超过年利率36%”所计算的利息支付义务无效,已经支付的构成不当得利。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B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U2q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社会评价主要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A.定量分析在社会评价中仅是一种辅助方法B.初步社会评价是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常采用的方法C.初步社会评价应
按照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概率进行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风险发生的概率为81%~100%,意即风险很有可能发生,用S表示B.风险发生的概率为
建设期利息估算的前提条件包括()A.建设投资估算及其分年投资计划B.确定项目资本金数额及其分年投入计划C.应按有效利息计息D.确定项目债务资金的筹措
偿债能力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A.偿债备付率B.资产负债率C.利息备付率D.速动比率E.净现值率
由初期设立的项目法人筹集资本金的形式主要有( )A.合资合作B.企业资产变现C.企业增资扩股D.优先股
下列关于总投资收益率的相关的计算式,不正确的是()A.总投资收益率=年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100%B.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支付的全部利息C.总投
某项目达产后第一年的净利润是500万,所得税税率33%,当年支付的利息额为75万,则该年的利息备付率为( )A.9.95B.8.12C.6.67D.10
某企业借贷资金8万元,偿还期为4年,年利率10%,按复利计算,以下四种还款方式,各还款方式中支付总金额最多的是()A.每年年末偿还2万元本金和所欠利息B
某公司第1年年初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6%,规定从第l年年末起至第l0年年末止,每年年末等额还本付息,则每年年末应偿还()万元。A.7.587B.10
与其他长期负债融资相比,下列不属于长期信贷融资的特点的是()。A.筹资速度快B.借款弹性大C.融资成本适中D.限制较少
随机试题
负压吸引适应证不恰当的是()。 A.停经10周前 B.确诊为早孕 C.要求
养老机构()模式中,照顾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延长人的寿命。
设电阻规范下限为950,规范上限为1050,则分析下列问题: 现设电阻规范上、
下列哪项不是做嵌体修复时,牙体预备的妥朱A.洞形无倒凹B.洞缘斜面2°~5°,宽约0.5mmC.必要时可加鸠尾固位D.邻面做片切形E.底平壁直、线角清晰
普规规定: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水平。
在DNA的双螺旋模型中A.两条多核苷酸链完全相同B.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是右手螺旋C.A+G/C+T的比值为1D.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的时间约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期②乾隆四十年是...
望尘莫及:望其项背 A.心悦诚服:甘拜下风B.分秒必争:只争朝夕 C.自怨自艾:怨天尤人D.瞒天过海:浑水摸鱼
根据我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限一般为()年。A.5B.8C.10D.5或10
2000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内市场对医药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世界著名医药跨国公司纷纷进入国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