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甲乙是多年夫妻,后因性格不合而长期分居。在此期间,甲与丙共同生活,丙在甲生病住院
甲乙是多年夫妻,后因性格不合而长期分居。在此期间,甲与丙共同生活,丙在甲生病住院
恬恬
2019-12-17
31
问题
甲乙是多年夫妻,后因性格不合而长期分居。在此期间,甲与丙共同生活,丙在甲生病住院时悉心照顾。甲感动莫名,遂立下遗嘱,将平生积蓄80万元赠与丙。甲死后,乙丙二人对该80万元的归属产生争议。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相关民法基本原则、民法规则,下来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根据意思自治的民法理念,甲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故遗嘱完全有效B.甲的遗嘱有利于婚外第三者而有损于配偶,违反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故无效C.甲遗赠财产给婚外第三者,其目的在于维持不正当的婚外性关系,违反公序良俗, 故无效D.甲遗嘱中所处分的80万元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未经乙同意,故部分无效
选项
答案
D
解析
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序良俗、遗嘱效力讲解:本题涉及两个问题:(1)甲遗赠财产给婚外第三者丙,是否违反公序良俗? (2)甲的遗嘱涉及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是否因无权处分而部分无效?关于第一个问题,《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5项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在此需要注意,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是否因为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需要从严判断。在甲遗赠财产给婚外第三者丙的情形,如甲的目的在于感谢丙的照顾并保障丙的生活,则该目的本身并无违反道德之处,并不影响遗嘱的效力。只有当甲设立遗嘱的目的在于引导丙继续与自己保持婚外性关系,遗嘱才属于背公序良俗,才能归于无效。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无法得出甲遗赠财产给丙的目的在于维不正当的婚外恋的结论,因此C项错误。B项则属于脱离法律的道德审判,与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悖,故错误。关于第二个问题,甲的遗嘱是否因无权处分而无效?《继承法意见》第38条规定:“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这部分,应认定无效。”题目中没有说明甲乙二人约定分别财产制,也没有说明80万元存款属于婚前个人财产,所以甲的平生积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甲只拥有一半的处分权,超出部分的遗嘱无效。故A项错误,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UPx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在建筑中下列哪个部位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 (A)生活水泵房(B)电梯前
110kV变电所所址选择应考虑下列哪些条件?() (A)靠近生活中心
某县是国家扶贫县,为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福利,政府在此投资建设一所人民医院,工程
某县是国家扶贫县,为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福利,政府在此投资建设1所人民医院,工程总
某大型国企在多年建设招标活动中积攒了丰富的经验,组建了自己的招标队伍,并逐渐建立
下列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群众生活必需的其他农产品的销售,也要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
材料二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
材料二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
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的哲学家是()。 A.普
随机试题
幼儿在游戏是总是喜欢争抢玩具。对此,胡老师不合适的做法是()。 A、组
关于发热激活物,下列不正确的是 A.是可激活产生内生致热原细胞的物质 B.可
Gram甲紫染色法纤维蛋白的颜色是 A.紫色 B.红色 C.蓝黑色 D.
除遵循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外,集团总部组织结构设计还必须依据()。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
患者女,62岁。肺心病病史10年,近期出现双下肢水肿,食欲差,心电图示房颤心律,心室率90次/分,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房颤、右心衰竭。...
休克时儿茶酚胺增加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灌流量减少的作用机制是A.仅对血管α受体作用B.仅对血管β受体作用C.对α、β受体均起作用D.对α、β受体都不起作用
在下列医务人员的行为中,不符合有利原则的是A.与解除患者的疾苦有关B.可能解除患者的疾苦C.使患者受益产生的副作用很小D.使患者受益,但却给别人造成了较大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安装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B.锅
银行一般用()方法来判断公司应收账款、存货及应付账款方面的变化是否会导致借款需求。A.比较分析B.现金流分析C.动态模拟法D.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