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2012 年度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 1月16 日,购入某企业 30% 的股份,购...
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2012 年度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 1月16 日,购入某企业 30% 的股份,购...
admin
2020-12-24
49
问题
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2012 年度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 1月16 日,购入某企业 30% 的股份,购买价款为 200 万元,另外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5 万元。投资当日,该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500 万元。乙公司自取得投资之日起派人参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
2. 3 月 22 日,购入一批材料并验收入库,款项未付。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 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17 万元。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 2/10 ,1/20 ,n/30 ,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3. 5 月 9 日,从二级市场购入 200 万股股 票并将其划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 240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80万元) ,另支付交易费用14.4 万元。
4. 6 月 28 日,出售一项专利权,收取价款 50 万元,应交税费 2.75 万元,该项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为 100 万元,累计摊销为60万元。
5.2012 年度,乙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600万元,营业成本为 450 万元,销售费用为25 万元,管理费用为 19 万元,营业外收入为5 万元,所得税费用为20万元。假定未发生其他业务。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 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四、6 月 28 日出售专利权,应确认的处置收益为()
选项
A. 7.25 万元
B. 10 万元
C. 47.25 万元
D. 50 万元
答案
A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fF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账户中,企业期末结账后一般有余额的账户是______。A.本年利润B.制造费用C.利润分配D.所得税费用
如果记账时出现重记、漏记整笔业务或者对应账户的同方向串户等失误,都可以通过试算平衡法检查出来。
期末损益类科目结转时,下列选项中,“本年利润”科目贷方的对应科目有______。A.主营业务收入B.主营业务成本C.其他业务收入D.主营业务税金及附
某企业年末“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3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28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A.“累计折旧”年末借方余额为63万元B
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分录内容的有______。A.经济业务内容摘要B.科目名称C.经济业务发生额D.应借应贷方向
X企业"库存现金"科目的期初余额为8650元,当月企业业务人员出差共借出库存现金7200元,购买办公用品支付库存现金960元,到银行提取库存现金共...A.
借贷记账法下,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在某一账户的借方记入同时,须在另外相互关联账户的贷方登记。
不会影响借贷双方平衡关系的记账错误有______。A.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500元,记账时重复登记一次B.收到现金100元,但没有登记入账C.收到某公司偿还欠
下列选项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出来的有______。A.重记经济业务B.漏记经济业务C.借贷方向相反D.借贷金额不等
下列选项中,不影响试算平衡的有______。A.借贷方向颠倒B.借贷科目用错C.漏记某项经济业务D.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随机试题
为保障廉租住房的资金来源,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的比例不得低于(
浅感觉检查不包括()。 A.痛觉 B.触觉 C.震动觉 D.冷觉 E.
甲公司为居民企业,主要从事货物生产和销售。2014年有关收支情况如下: (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为某“村改居”社区设计一个服务项目。为了保证居民的参与率,该
2月中旬,豆粕现货价格为2760元/吨,我国某饲料厂计划在4月份购进1000吨豆
甲上市公司2007年7月1日专门借款6000万建厂房,2年期限,年利率5%,2007年7月1日开工,并于当日支付部分款项。200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因...
股利支付率等于公司发放的()除以其每股盈余。A.每股票面金额B.每股交易价格C.每股现金股利D.每股实际价格
抑制碳酸酐酶,利尿作用弱的药物是A.乙酰唑胺B.氢氯噻嗪C.呋塞米D.氨苯蝶啶E.阿米洛利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中特种作业人员的是()。A.商场的电工B.大型工厂的制冷工C.汽修厂的车工D.机械制造厂的焊工
下列因素中,对长期总需求有影响的包括()。A.利率B.劳动C.价格总水平D.政府购买E.货币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