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刘某之父新买一套商品房,刘某估计其父会将旧房送给自己,就在附近买了一个停车位。后刘父突然去世,遗嘱中指定新房留给刘某,旧房留给刘某的母亲。则对于刘某订立的...
刘某之父新买一套商品房,刘某估计其父会将旧房送给自己,就在附近买了一个停车位。后刘父突然去世,遗嘱中指定新房留给刘某,旧房留给刘某的母亲。则对于刘某订立的...
admin
2020-12-24
53
问题
刘某之父新买一套商品房,刘某估计其父会将旧房送给自己,就在附近买了一个停车位。后刘父突然去世,遗嘱中指定新房留给刘某,旧房留给刘某的母亲。则对于刘某订立的关于停车位的合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是有效合同。因为该行为虽有误解但尚未构成重大误解
B.是可撤销合同。因为刘对于购买停车位的目的存在重大误解
C.是有效合同。该行为的效力与是否取得旧房所有权之间没有法律上的联系
D.是无效合同。因为刘购买停车位的动机没有实现,其意思表示是违背真意的
选项
答案
ABD
解析
合同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拘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强制力。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法律评价当事人合意的标准,理论上通常认为合同的有效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同标的确定、可能;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等。本题中,刘某购买停车位完全符合上述合同的有效要件,尽管刘某签订停车位购买合同的前提是其认为其父会将旧房送给自己,但是其在订立合同时并没有将该前提作为买卖合同的条件而附加于合同之中,因此,其订立的买卖合同并非附条件的合同。而刘某之父是否将旧房送给刘某属于另外一个事实,它与停车位买卖合同的效力之间没有必然的法律联系。因此,本题c说法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qt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3年1月8日,甲与乙订婚。2013年2月1日,甲父出资200万元购买了 一套房屋以作为甲与乙结婚的新房,该房屋登记在甲父名下...
案情:某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周某、刘某涉嫌抢劫罪。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后,决定公开开庭审理此案。经一审判决,认定周某...
案情:2009年10月11日晚,李某酒后在某餐馆酗酒滋事,砸碎店里玻璃数块。此时某区公安分局巡警分队民警刘某、张某巡查至此。刘、张警官欲将李某带回队里处理...
(2009年)案情:甲市A县的刘某与乙市B区的何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购买何某位于丙市C区的一套房屋。合同约定,因合同履行发生的一切纠纷,应提交设立干甲...
2010年10月A县长春公司和B县万寿公司在C县订立供销合同,合同约定长春公司向万寿公司提供一批电子设备。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价款、履行期限、交货地点...
案情:甲演出公司与乙服装公司订立合同一份,约定由甲公司提供布料,乙公司为甲公司加工一批服装。完工后,由乙公司送货上门。乙公司完成加工任务后,委托丙运输公司...
王某组织某黑社会性质组织,刘某、林某、丁某积极参加。一日,王某、刘某在某酒店就餐,消费3000元。在王某结账时,收银员吴某偷偷调整了POS机上的数额,故意...
孔某诉聂某归还房款案 2011年7月20日,家住本市东城区的孔某与西城区的聂某订立合同,将孔某位于西城区的一栋刚装修好的房子低价转让给聂某,聂某于一周...
百货公司诉五星公司清偿拖欠货款案 2010年10月长春县百货公司和定府县五星公司在康安县订立供销合同,合同约定百货公司向五星公司提供一批电器。双方在合同...
李某诉赵某侵权案 赵某、钱某和孙某订立书面协议,共同经营一家饭店,约定赵某提供店面,钱某和孙某分别出资5万元,作为经营之用。某日.顾客李某在饭店就餐,刚...
随机试题
某商场在促销乙厂的“压力锅”时,谎称商场要转产歇业,所售产品的销售价是“跳楼价”
按照形成资产法编制建设投资估算表,下列费用中可计入无形资产费用的是( )。 A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有( )。 A、纠正不当行政行为 B、赔礼道歉、
甲将少女乙骗到家中,欲行强奸,其妻丙发现后不但不加制止,反而当场帮助按住少女乙的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股权交
以海关监管期内的动产作质押的,需要负责监管的海关出具同意质押的证明文件。()
2009年18日,我国宣布正式启动和部署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中药饮片纳入了基本
下列关于债权的描述,正确的有:() A.债权具有相容性,在同一个标的物上可以
支气管肺癌 A大量咯血伴低热B持续痰中带血伴Horner综合征C稍有痰中带
出自我国古医书《古今医统》的内容是()A."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愿绝名利心,尽力为病人。"B."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