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某建筑场地土层的各项数据指标如表4-5所示,桩基承台埋深1.5m,.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长22m、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试依据《建筑桩基...
某建筑场地土层的各项数据指标如表4-5所示,桩基承台埋深1.5m,.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长22m、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试依据《建筑桩基...
admin
2020-12-24
70
问题
某建筑场地土层的各项数据指标如表4-5所示,桩基承台埋深1.5m,.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长22m、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试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推荐的经验公式计算单桩承载力。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试验结果计算单桩承载力,其值接近于()kN。
A. 1107 B. 1218 C. 1800 D. 2107
选项
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3. 4条,当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 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对于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如无当地 经验时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公式为:Quk=u∑iβifsi +αqcAp。 计算过程如下: ①第i层土桩侧阻力修正系数βi分别为: 对于黏性土,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为: β1=10.04(fs1)-0.55 = 10. 04×( 16. 2)-0.55 =2. 17; β2 = 10. 04(fs2)-0.55 = 10. 04×(46)-0.55 = 1. 22; 对于砂土,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为: β3 =5. 05(fs3)-0.45 =5. 05×(92.5)-0.45 =0. 658。其中,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fsi査表4-5可得。 ②饱和砂土取α= 1/2,将数据代入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得: Quk =4×0. 45×(10×2. 17×16. 2 +9×1. 22×46 +3×0. 658×92. 5) +0. 5×5600×0.452 = 2437. 58kN ③根据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R = Quk/2 =2437. 58/2 = 1218. 8kN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ZWe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面神经炎的诊断依据不正确的是A.常伴对侧肢体瘫痪B.单侧发病C.急性起病D.贝尔(Bell)现象阳性E.病侧额纹消失
下列不是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依据的是A.脊髓后索、锥体束、周围神经受损症状B.中年后发病C.合并贫血D.病前有苍白、倦怠、腹泻、舌炎等E.维生素B治疗好
下述指标提示患者是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的是A.尿比重>1.018B.尿渗透压>500C.尿钠浓度
下列不能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活动指标的是A.血白细胞降低、低补体血症、抗dsDNA抗体阳性B.明显血尿C.血管炎D.皮肤黏膜损害E.大量蛋白尿
急性肾盂肾炎选择药物的依据是A.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B.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检查C.病人症状D.尿中细菌计数E.以上都不是
以下为多囊肾的辅助诊断依据的是A.尿路感染B.肾功不全C.孤立性肝囊肿D.颅内动脉瘤E.以上都不是
肾性骨营养不良早期诊断依据A.骨活检B.肾功能检查C.血钙、磷水平D.骨痛症状E.骨骼X线检查
依据WHO标准可诊为Crohn病的是A.全层性炎症性肠道病变伴肿块及狭窄B.节段性肠道病变,纵行溃疡C.非连续性肠道病变,伴纵行溃疡D.非连续性肠道病变,
提示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反应的指标是A.血清淀粉酶升高持续不降超过5天B.血清淀粉酶超过500U(Somogyi单位)C.血钾、血镁同时降低D.淀粉酶,肌酐
反映机体是否缺氧的重要指标是A.氧含量B.肺泡-动脉氧分压差C.氧合指数D.血氧饱和度E.动脉血氧分压
随机试题
张某没有兄弟姐妹,母亲多年前去世,去年父亲也因病去世,没有立遗嘱,留下一套房子,
A.卵黄囊 B.淋巴管 C.胰腺 D.肝脾 E.骨髓
设X~U(0,2),则Y—X2在(0,4)内的概率分布密度为()。
根据《标准施工合同》,采用公式法调价方式考虑市场价格浮动对合同价的影响,仅适用于
背景资料 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耗时8h,自浇筑开始测温,累计168h的
被审计单位对以下工资费用的分配,审计人员认为不正确的有:()。
卢德运动
某项目污水处理站进水COD浓度为900mg/L,采用生化一絮凝处理工艺,其CO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建筑物内常用到的水灭火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公称直径大于50mm管道上不宜采用活接头B.水平配水管穿过墙体时需要加设套管C.报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 )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A:资源开发利用B:环境保护C:人口增长D: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