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甲、乙两单位于2008年12月31日签订组建新企业的协议,协议商定甲单位以其拥有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A出资,乙单位以货币资金出资,总投资为3800万元,合作...
甲、乙两单位于2008年12月31日签订组建新企业的协议,协议商定甲单位以其拥有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A出资,乙单位以货币资金出资,总投资为3800万元,合作...
admin
2020-12-24
46
问题
甲、乙两单位于2008年12月31日签订组建新企业的协议,协议商定甲单位以其拥有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A出资,乙单位以货币资金出资,总投资为3800万元,合作期20年,新企业全部生产A专利产品,从2009年1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期2年。甲单位拟投资的专利A于2004年12月31日申请,2006年12月31日获得专利授予权及专利证书,并且按时缴纳了年费。
经充分分析论证后,预计新企业投产后第一年销售量为12万件,含税销售价格为每件15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可抵扣进项税税额平均为每件6元,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为每件80元。投产后第二年起达到设计规模,预计每年销售量为20万件,年利润总额可达1100万元。从投产第六年起,为保证市场份额,实行降低价格销售,预计年利润总额为47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企业所在地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为3%。假设技术的净利润分成率为25%,折现率为10%,评估基准日为2008年12月31日。
要求:评估甲单位拟投资的实用新型专利A的价值。
选项
答案
解析
1.确定收益期:4年 2.专利技术投产后第1年收益(超额收益) (1)收入=12×150/1.17=1538.46(万元) (2)城建税+教育附加费=[(12×150/1.17)×17%-6×12]×(7%+3%)=18.95 (万元) (3)利润总额=1538.46-80×12-18.95=559.51 (万元) (4)净利润=559.51×(1-25%)=419.63 (万元) (5)专利技术超额收益=419.63×25%=104.91 (万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a8g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日,某银行零售业务部王某取得贵宾客户赵某书面授权,准备执行理财规划方案。在选择股票时,由于信息有限,她打电话给证券公司做自营业务的同学刘某询问适合投资的...
某投资者在市场上购买了一份看涨期权,他有权利在约定的未来时刻以一定的价格卖出一定量的标的资产。
如果某项投资是为了子女未来的教育做准备,那么这项投资因为时间长,可以选择风险偏高的理财工具。
退休养老收入一般分为三大来源: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投资和子女赡养费。
房地产投资的特点有()。A.价值增值效应B.财务杠杆效应C.变现性相对较差D.汇率风险E.政策风险
下列关于公司型基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公司型基金依据公司法组建B.不具有法人资格C一般具有永久性D.投资者对基金运用没有发言权E.可以向银行
按照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A.股票型基金B.混合型基金C.货币市场基金D.成长型基金E.债券型基金
收藏品投资主要遵循的原则包括()。A.选择收藏品要少而精B.正确估算收藏品的投资价值C.注意收藏品的政策风险D.选择收藏品要量财力而行E.初涉者从价位
内含报酬率是指()。A.投资报酬与总投资的比率B.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C.投资报酬现值与总投资现值的比率D.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E.投
常见的金融远期合约有()。A.股权类资产的远期合约B.债权类资产的远期合约C.远期利率协议D.远期汇率协议E.市场回购协议
随机试题
失业人员在下列哪种情形下,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 A、重新就业的 B
关于岗位写实与作业测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作业测时可确定先进的劳动
A.细菌的分离 B.菌种的保存 C.观察细菌的动力 D.检测细菌毒素 E
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在出现波动前需早期切开引流的是()。
我国小学低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乳腺癌时升高明显的是
牙周炎静止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袋壁组织可见炎症肉芽组织B.固有牙槽骨内可见成层沉积束状骨形成C.牙周膜间隙可变窄,有大量成纤维细胞D.牙骨质可见新生现象
当下颌弓明显大于上颌弓时,全口义齿人造牙排成反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增进美观B.改善发音C.促进义齿固位D.提高咀嚼效率E.增加接触面积
服用时应提醒患者不宣食醋并需大量饮水的药物是()。A.硝酸甘油舌下片B.维生素C泡腾片C.苯溴马隆胶囊D.复方左旋多巴片E.维生素D软胶囊
执业规范当中超出法律法规要求的部分,主要是运用( )的功能来规范房地产经纪人员的执业行为。A.规范调整B.制度调整C.法律调整D.道德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