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批准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所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部门是A.所在地县(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所
批准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所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部门是A.所在地县(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所
admin
2020-12-24
51
问题
批准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所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部门是
选项
A.所在地县(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E.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答案
B
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品管理中的新药监测期的规定,药品的再评价,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药物临床试验、生产药品和进口药品。故10题选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已批准生产、销售的药品进行再评价,根据药品再评价结果,可以采取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措施;对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应当撤销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故13题选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保护公众健康的要求,可以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新药品种设立不超过5年的监测期。故11题选C。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所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制剂的标签和说明书应当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故12题选B。考生应清楚药品的注册、监测期设立、再评价、包装、标签、说明书、进出口等至关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事项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而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相关事项均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a8w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若在咨询中知晓本单位甲药师的处方调配存在不当之处,执业药师应A.药品已售出,应拒绝纠正,但可以为其再提供其他安全、有效药品B.应联系甲药师等待其本人回来予以纠
区域性批发企业需要就近向相邻的其他省内取得麻醉药品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销售麻醉药品,应当经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B.批发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某医疗机构使用的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混浊变质,该药品应A.确认为假药B.确认为劣药C.按假药论处D.按劣药论处
某药品生产企业研发出的新药经批准后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上述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为查看材料A.20~30例B.不少于100例C.不少于200例D.不少于
某药品生产企业研发出的新药经批准后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该药品生产企业取得的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为查看材料A.1年B.2年C.3年D.5年
某药品批发企业经营范围中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生物制品。企业具有较好的避光、避风、防虫、防鼠设备:有一个独立冷库,有用于冷库温度自动检测、记录、调控、报警...
某药厂生产的西咪替丁胶囊所用原料未取得批准文号,该药品应A.确认为假药B.确认为劣药C.按假药论处D.按劣药论处
某县医院对其配置的医院制剂A,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应外地患者要求,未经诊疗直接邮寄制剂A给该患者B.在医院网站上对制剂A进行广告宣传C.通过互联网交易方式销
某个体诊所无《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擅自用中药黄芪、黄连等生产胃康冲剂,幸未发现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追究刑事责任时可处 查看材料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药品目录的是A.血液制品(特殊适应症)B.中药饮片C.中成药D.果味制剂
随机试题
( )是楚文化永葆生机的基础。 A、积极进取 B、开放融合 C、至死不屈
BD
(2016年)水利工程施工中,基坑经常性排水量的组成包括()。
为减少或避免商业银行追逐短期利益的高风险投机行为,商业银行采用( )指标来评估
某政府机关在城市繁华地段建一幢办公搂。在施工招标文件的附.件中要求投标人具有垫
(2015真题)对建筑划分防烟分区时,下列构件和设备中,不应用做防烟分区分隔构件和设施的是()。A.特级防火卷帘B.防火水幕C.防火隔墙D.高度不小于50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执行到第4周末时,检查其实际进度如下图前锋线所示。可以看出()。 A.工作C拖延1周,不影响工期B.工作E提前1周,不影响工期
根据《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的规定,公路工程划分为()四个类别。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及以下级别公路B:大型、较大型、中型、小型C:高
属于非技术风险因素引起的典型风险事件有()。A:市场的动荡B:索赔管理不力C:合同条款遗漏D:施工工艺的落后E:施工安全措施不当
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可以自动的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A.看不见的手B.看得见的手C.供求规律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