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折狱龟鉴》载一案例:张泳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遂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
《折狱龟鉴》载一案例:张泳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遂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
admin
2020-12-24
67
问题
《折狱龟鉴》载一案例:张泳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遂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乃往视之,果有大钉陷其脑中。吏喜,辄矜妻能,悉以告泳。泳使呼出,厚加赏方,问所知之由,并令鞫其事,盖尝害夫,亦用此谋。发棺视尸,其钉尚在,遂与哭妇俱刑于市。关于本案,张泳运用了下列哪一断案方法?
选项
A:《春秋》决狱
B:“听讼”、“断狱”
C:“据状断之”
D:九卿会审
答案
C
解析
【考点】先秦法制;司法制度(春秋决狱,会审)【详解】《折狱龟鉴》又名《决狱龟鉴》,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案例汇编,南宋郑克所著。该书提出了著名的“情迹论”,情指案情真相,迹指痕迹、物证,主张“据状断之”,通过物证来推断案情真相。本案就是通过尸体上的钉子来断案的,依据不是“口供至上”,而是物证,故C项正确。A项,汉代《春秋》决狱指的是,以《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仅仅依据汉律审案。其要旨是“论(原)心定罪”,即根据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审断。该案不是以动机而是以杀夫的行为定罪,故A错。B项,西周时期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称为“断狱”。“听讼”、“断狱”讲的不是断案方法,且该案为刑案,不涉及“听讼”,故B不选。D项,明清时期的九卿会审指的是对某些特别重大的案件由中央机关九个部门的官员集议审理的一种制度。本案仅由张泳审理,显然不是九卿会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kRH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一项国际习惯的确立可以从下列哪些选项中得到证明?()A.各国的国内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案例B.联合国的决议或宣言C.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如政府
下列体现保障人民群众司法权益的举措有:A.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进行普法教育B.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C.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D.推
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罪刑法定原则既是刑法原则,也是宪法原则B、在我国,两高可以发布指导性案例,指导下级法院的刑事审判工作。但这
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罪刑法定原则既是刑法原则,也是宪法原则B.在我国,两高可以发布指导性案例,指导下级法院的刑事审判工作。但这
下列关于自首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张某实施抢劫行为后隐藏,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张某被列为重点犯罪嫌疑人之一,张某得知这一情况后甚是恐慌,于是在未受到问讯之前主
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标准作出了判决。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A.在
《折狱龟鉴》载一案例:张泳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遂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
关于非正式法律渊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习惯作为非正式法律渊源不得违背公序良俗B.作为非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指导性案例只能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C.个
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标准作出了判决。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在我国,指导性案
推进严格司法,应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流程,建立责任制,确保实现司法公正。据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最高法院加强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随机试题
( )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A、作业组 B、车间
男,47岁,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余年,1月前出现右上腹 隐痛不适。
代位求偿权的构成要件是指代位求偿权成立所需的条件,主要包括()。
在建筑工程施工招标过程中,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文件里确定的涉及该工程的重要人员包括(
请注意听语音 谈谈卫生与健康 卫生与健康是紧密相关的,讲卫生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前...
“产婆术”的创立者是(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昆体良
遇到这种情形时要停车避让行人。
在下列调节血脂药物中,基于“催化HMG-CoA转化,使内源胆固醇合成减少”显效的是A:氯贝丁酯B:洛伐他汀C:考来烯胺D:非诺贝特E:ω-3脂肪酸
自动想法概念是指在生活事件刺激下快速进入人脑中的()。 A.似乎有效或真实的想法 B.无效的而又不真实的想法 C.无效的或不真实的想法 D.似乎...
产业组织政策一般分为()。A:反倾销政策B:权益保护政策C:反垄断政策D:直接规制政策E:间接生产规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