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一个通风不良环境中,连续工作3~4小时后,突感头痛和头晕。查体: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并伴有呼吸加快等表现。无明确意义的治疗手段是
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一个通风不良环境中,连续工作3~4小时后,突感头痛和头晕。查体: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并伴有呼吸加快等表现。无明确意义的治疗手段是
admin
2020-12-24
70
问题
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一个通风不良环境中,连续工作3~4小时后,突感头痛和头晕。查体: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并伴有呼吸加快等表现。
选项
无明确意义的治疗手段是
A.立即吸氧
B.静滴过氧化氢或使用静输氧等药物
C.降低颅内压力
D.脑细胞赋能剂
E.心肺复苏
答案
E
解析
3.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约大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600倍,而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还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机体急性缺氧血症。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ld8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患者男性,36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8小时入院,患者腹痛为阵发性疼痛,开始位于剑突下,4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并有压痛、反跳痛,伴有恶心、呕吐,T38℃...
患者男性,36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8小时入院,患者腹痛为阵发性疼痛,开始位于剑突下,4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并有压痛、反跳痛,伴有恶心、呕吐,T38℃...
女性,26岁,已婚。腹痛、腹泻、发热、呕吐20小时;患者于入院前,在路边餐馆吃饭,随后出现腹部不适,呈阵发性并伴有恶心,自服654-2等对症治疗,未见好转...
男性,6岁,腹痛5小时伴发热入院。持续性腹痛,全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腹略胀,全腹肌紧张及压痛、叩击痛,以右下腹为甚。白细胞计数为17.74×109/...
男性,6岁,腹痛5小时伴发热入院。持续性腹痛,全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腹略胀,全腹肌紧张及压痛、叩击痛,以右下腹为甚。白细胞计数为17.74×109/...
男性,6岁,腹痛5小时伴发热入院。持续性腹痛,全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腹略胀,全腹肌紧张及压痛、叩击痛,以右下腹为甚。白细胞计数为17.74×109/...
患者,男性,37岁,三天前因消化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手术,近两天来体温复升,出现顽固性呃逆,经查初步考虑为十二指肠外瘘。 诊断十二指肠外瘘最理想的方法是A.胃
患者,男性,37岁,三天前因消化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手术,近两天来体温复升,出现顽固性呃逆,经查初步考虑为十二指肠外瘘。 明确十二指肠外瘘的诊断主要依据有A.
患者,女性,因急性阑尾炎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发现阑尾有一微黄色硬结状肿瘤,直径在1.5cm。送病检提示:瘤细胞呈条索状,细胞核小,细胞内有气泡和不同的分泌...
男性,67岁,右腹股沟区肿块1年,渐增大,但晚间卧床后肿块缩小,昨天突发右下腹痛,伴呕吐2次,腹痛阵发性加重。查体:全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肌紧张,肠鸣音...
随机试题
男性,18岁。反复发作阵发性干咳2年,寒冷天气发作更频。今天发作时频频干咳,呼气
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经营类贷款的有( )。[2014年6月真题]A.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B.个人商用房贷款C.个人住房装饰贷款D.个人医疗贷款E.农户贷
瘀血内阻心脉引起胸痛的特点多为A.刺痛B.胀痛C.闷痛D.冷痛
关于基金业绩评价原则,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基金业绩评价应遵循及时性原则,注重基金的短期表现B.基金业绩评价应公平对待所有评价对象C.基金业绩评价应着眼
消防给水管网的冲洗顺序是()。A.先室内,后室外B.先地上,后地下C.室内部分的冲洗应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顺序进行D.室外部分的冲洗应按配水支
治疗气血虚型痛经的主方是A.血府逐瘀汤B.滋血汤C.当归芍药汤D.圣愈汤E.补中益气汤
眩晕实证的基本病机是A.脑髓空虚,清窍失养B.脾肾不足,水湿上泛C.心肾阴虚,虚火上炎D.痰火上逆,扰动清窍E.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营养素的概念是指()。A.富含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B.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食物C.富含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营养物质D.维持生命和健康,保
不属于基层管理人员培训重点的是()。A:专业技术能力B:计划与组织实施能力C:专业基础知识D:分析与决策能力
在社会模型中,有一部分决策者认为人们有坚持错误的倾向,即投入的增加。其原因包括()。A.项目的特点B.心理决定因素C.个人特点D.社会压力E.组织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