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丁公司201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额年初数和年末数分别为4800万元和5000万元,负债总额年初数和年末数分别为2400万元和2500万...
丁公司201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额年初数和年末数分别为4800万元和5000万元,负债总额年初数和年末数分别为2400万元和2500万...
admin
2020-12-24
12
问题
丁公司201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额年初数和年末数分别为4800万元和5000万元,负债总额年初数和年末数分别为2400万元和2500万元,丁公司2015年度营业收入为7350万元,净利润为294万元。
要求:
(1)根据年初、年末平均值,计算权益乘数。
(2)计算总资产周转率。
(3)计算营业净利率。
(4)计算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
(2016年真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1)年初所有者权益=4800-2400=2400(万元) 年末所有者权益=5000-2500=2500(万元)权益乘数=[(4800+5000)/2]/ [(2400+2500)/2]=2 (2)总资产周转率=7350/[(4800+ 5000)/2]=1.5(次) (3)营业净利率=294/7350=4% (4)总资产净利率=1.5×4%=6% 权益净利率=294/[(2400+2500)/2]=12% 或:权益净利率=1.5×4%×2=12%。 提示:在计算权益乘数时的取值,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来看: ①在利用因素分析法计算权益净利率,将权益净利率分解为三个指标相乘时,此时的权益乘数的计算为了保持前后的一致性,分子、分母需要利用平均数计算。 ②如果单独计算权益乘数一个指标,由于权益乘数的分子、分母都取自资产负债表,可直接用期末数据计算即可。为了避免学生困惑,考试对权益乘数指标的计算会有明确要求,本题要求用平均数计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li0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甲公司2018年度内部控制审计,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审计工作底稿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甲公司设立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MK会计师事务所的M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多家公司2018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与独立性相关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MK...
下列各项中,属于被审计单位在经营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是()。A.关键财务比率不佳B.净资产为负或营运资金出现负数C.失去主要市
上市公司甲公司是MK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M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50...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集团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与集团审计相关的部分事项如下: (1)乙公司为重要组成部分,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以...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担任多家被审计单位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项目合伙人,遇到下列与审计报告相关的事项: (1)甲公司主要银...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与存货和应收账款审计相关的部分事项如下: (1)A注册会计师通过电子邮件对某海外客户...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报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A.财务报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财务报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B.财
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上市公司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A注册会计师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50万元,...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与销售与收款审计相关的部分内容如下: (1)随着对甲公司的更加深入的了解,A注册...
随机试题
计算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计算顺序可以按\"先横后竖、先下后上、先右后左\"计算法。(
其共轭酸因分子内氢键而稳定的是
修约-12.65,修约间隔为1,正确的是()。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规则,下列地点中,属于我国法律适用范围的有()。
在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中,员工工资属于()。
衬胶管是在金属管内补上橡胶,以达到耐腐蚀等目的,其管材大多采用()。
甘草药材粉末中可见的特征是
洛夏测验作为一种心理测验,其所用的方法是A投射法B问卷法C作业法D观察法
阿司匹林、胺碘酮、他汀类药物、抗抑郁药、广谱抗生素、银杏等能增强效果的是A.对异丙肾上腺素的敏感性降低B.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减慢心率的作用亦钝化C.肝脏合成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工资水平确定的因素是()A.个人偏好B.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所需的生活费用C.同工同酬的原则D.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