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下列关于水厂清水池底板钢筋安装的要求中,正确的有()A:当底板主筋直径为16mm或更大时,排架的间距不宜超过800~1000mm B:底板筋垫板的位置要与排架的
下列关于水厂清水池底板钢筋安装的要求中,正确的有()A:当底板主筋直径为16mm或更大时,排架的间距不宜超过800~1000mm B:底板筋垫板的位置要与排架的
admin
2020-12-24
67
问题
下列关于水厂清水池底板钢筋安装的要求中,正确的有()
选项
A:当底板主筋直径为16mm或更大时,排架的间距不宜超过800~1000mm
B:底板筋垫板的位置要与排架的立筋错开
C:为使底板钢筋稳固,在上下层筋之间要加斜向筋
D:绑扎后的底板筋要逐点检查保护层厚度
E:确保池壁和柱预留筋的位置准确
答案
ACDE
解析
绑好底板钢筋的关键是控制好上、下层钢筋的保护层,确保池壁与柱预留筋的准确位置。为达到上述要求,要做好的工作有:(1)根据底板筋的直径与分布情况,预先确定上下层筋的保护垫块与架立筋(板凳筋)的摆放间距及钢筋固定方法。当底板主筋直径为16mm或更大时,排架的间距不宜超过800~1000mm。当主筋直径为12mm或更小时,排架间距宜控制在600mm以内。排架做法可利用底板的上下层的内层筋,用钢筋焊接预制排架,支撑和固定上下层底板筋。(2)为使池壁及柱筋保护层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先固定好上下层底板筋,使其稳固不变形;其次是调整好底板上下层池壁、柱根部钢筋的位置,使池壁、柱预埋筋对准其位置。(3)底板筋垫块的位置要与排架的立筋位置相对应。(4)绑扎后的底板筋要逐点检查保护层厚度,对池壁及柱预埋筋的位置要拉通线检查,为使底板钢筋稳固,在上下层筋之间加斜向筋。特别是池壁八字吊模板完成后,对底板筋及池壁筋再次检查与调整。(注:本题知识点在第四版新教材中已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nqb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级配碎石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
箱涵施工中,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时,方可拆除支架。A.70%B.100%C.85%D.75%
关于普通钢筋说错误的是()A.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且其使用时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50MPaB.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可采用绑扎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应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A.长度20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B.跨径350m的斜拉桥
护栏的施工技术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波形梁通过拼接螺栓相互拼接B.护栏板的搭接方向应与行车方向相反C.预制混凝土护栏块使用的模板,应采用钢模板
关于钢筋混凝结构构造裂缝防治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适当降低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B.应选用早强水泥,避免使用缓凝剂C.应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推迟水化热
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适用于()。A.一级公路的基层B.各级公路的底基层C.各级公路的基层D.轻交通的二级和
有抗冰(盐)冻要求地区,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路缘石、路肩及贫混凝土基层必须使用()。A.引气剂B.早强剂C.缓凝剂D.阻锈剂
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过程中,应对断丝情况进行检查。其要求()A.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同时对于预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B
关于连拱隧道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适用于洞口地形狭窄,或对两洞间距有特殊要求的中、短隧道B.主洞开挖时,左右两洞开挖掌子面错开距离宜大于20
随机试题
( )是开展基金一切活动的中心。 A、基金管理人 B、基金受托人 C、
按照法律( )的不同而对法的分类,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某企业历年现金占用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若该企业2019年预计销售收入1
某工程进行CBR试验时,测得数据如下: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4)该测试的C
Theyoungcouplerentasmallapartment
某公司投资100万元购买一台元须安装的设备,投产后每年增加营业收入48万元,增加
患者,男性,68岁,患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十余年。目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但是上
根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某一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发生的下列
口腔健康促进不包括A.调整自来水含氟浓度B.采用糖的代用品C.保证措施实施的条例、制度与法律D.专业人员协助领导合理分配资源E.宣传口腔健康知识
架空线路工程中,电杆中心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不应大于50mm;除终端杆以外,电杆本身应()。A.上下平行B.左右平行C.上下垂直D.左右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