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下列不能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接受继续教育学时累计的依据的是()。A:在正式出版社出版过有统一书号(ISBN)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专业著作,本人独立撰写章节在1万
下列不能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接受继续教育学时累计的依据的是()。A:在正式出版社出版过有统一书号(ISBN)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专业著作,本人独立撰写章节在1万
admin
2020-12-24
57
问题
下列不能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接受继续教育学时累计的依据的是()。
选项
A:在正式出版社出版过有统一书号(ISBN)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专业著作,本人独立撰写章节在1万字以上的
B: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命题或审题工作的
C:参加登记管理办公室认可的其他培训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的,接受继续教育学时按实际培训时间计算
D:参加登记管理办公室举办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的,接受继续教育学时按实际培训时间计算
答案
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环发[2007]97号)的规定,下列:形式和学时计算方法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接受继续教育学时累计的依据:①参加登记管理办公室举办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的,接受继续教育学时按实际培训时间计算;②参加登记管理办公室认可的其他培训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的,接受继续教育学时按实际培训时间计算;③承担第①项中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授课任务的,接受继续教育学时按实际授课学时的两倍计算;④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命题或审题工作的,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48学时;⑤在正式出版社出版过有统一书号(ISBN)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专业著作,本人独立撰写章节在5万字以上的,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48学时;⑥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期刊或在有国际统一书号(ISSN)的国外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论文1篇(不少于2000字)的,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16学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o6Ga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索赔事件具有连续影响的,承包单位应按合理时间间隔继续递交()。A:中间索赔通知B:延续索赔通知C:索赔申请D:中间索赔报告
建设项目管理最主要的依据和手段是()。A:法律法规B:从事管理的经验C:建设项目管理制度D:建设项目合同
在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格范围内,工程款支付的审核和签认权,以及工程结算的复核确认权与否决权,未经()签字确认,委托人不支付工程款。A:总监理工程师B:专
关于材料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的表述,错误的是()。A:因供货方逾期交货,按合同约定依据逾期交货部分的货款总价计算违约金B:在材料采购合同的履行中,如供货方交付
下列工程设计评审中,()评审是依据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工程设计委托条件和设计原则,审核设计项目完整性,设计勘察成果可靠性,以及设计标准、装备标准是否符合预...
工程勘察综合资质等级的划分正确的是()。A:只设甲级B:设甲级和乙级C:设甲级,部分专业可以设乙级D:不分等级
建设项目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提交(),说明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治理效果、达到标准。A:"环境保护设施预验收合格报告"
项目建设()是项目建设活动的基础和项目管理的依据。A:计划B:决策C:组织D:协调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以()形式将环保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进展情况上报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检查。A:日报B:月报
关于工程设计管理方式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建设单位直接管理要求建设单位要有很强的专业技术力量和较高的设计管理水平,具有设计评审经验和判断能力B:委托咨
随机试题
江先生40岁,年收入10万元,以原有积蓄买下自用房地产总价40万元。江先生想以定
下列属于上海专业类园林的有( )。 A、上海野生动物园 B、上海滨海森林公
贷款人应按照借款合同约定,通过()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 A.贷
反射回声的强度取决于( )。 A.反射回声的量,声束的衰减程度 B
输卵管复通术的术前准备不正确的是()。 A.术前一日备皮 B.术前12小时禁
《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适用于银行、信托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境外开
请阅读Passagel。完成第小题。 Passage1 Unlessy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动作记忆B思维记忆 C.理解记忆D.
《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从国别看,第一批共涉及()个国家。A:23B:13C:11D:67
基于“社会人”假说的管理更强调运用()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A、物质剌激B、满足社会需要C、内部激励D、搞好工作中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