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admin
2020-12-24
47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选项
答案
解析
该条法律是关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该条法律规定的立法意义在于:允许当事入根据特殊要求,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过程中,约定某种客观情况作为所附条件,从而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在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谓条件,就是当事人所约定的,具有使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或者终止法律效力的客观情况,属于法律事实的一种。 条件的法律特点是: (1)条件应当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未来性; (2)条件是当事人在约定时不知道其将来是否发生,即具有或然性; (3)条件应当是当事人依其意志所选择的事实,即具有意定性; (4)条件应当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即具有合法性; (5)条件应当是约定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事实,即具有特定的目的性。 条件的种类与效力如下: 第一,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所谓延缓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时暂不生效,只有当所附条件成就时,才能引起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所谓解除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之时即行生效,当所附条件成就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终止。当事人不得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正当地阻止或者促成条件成就,否则产生相反的法律后果:即不正当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二,肯定条件和否定条件。所谓肯定条件,是指以约定事实的发生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所谓否定条件,是指以约定事实的不发生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 第三,如果我们将上述两类条件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如下四种组合:肯定的延缓条件;否定的延缓条件;肯定的解除条件;否定的解除条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q3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望舌苔变化可以分析A.邪正的盛衰B.病邪的性质C.病位的浅深D.血液亏虚
下列哪一项不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须的条件A.心气充沛B.血液充盈C.脉道通畅D.三焦通利
阴阳消长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稳定的D.无条件的
血液正常运行的条件是A.心气的充沛B.脉道的通利C.营气的功能正常D.血液的充盈
第一部专门分析方剂的理论专著是A.《伤寒明理论》B.《医方考》C.《医方集解》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2015年10月26日,《柳叶刀》发表论文《1990—2013年中国240种疾病别死亡率: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一项省级水平的系统性分析》,其主...
负责解释法律,受理不服高等法院一、二审判决的上诉案件,受理死刑复核案件的司法机构是( )。A.边区高等法院B.边区政府审判委员会C.高等法院D.县司法处
(2008年真题)下列选项中,规定采用人民代表会议制政权组织形式的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陕甘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有关民主制度的规定包括( )aA.实行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制度B.采取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原则C.实行普遍选举D.实行民族平等
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中,有关土地立法的法规包括( )。A.“五四指示”B.《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C.《中国土地法大纲》D.《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随机试题
导游人员有( )行为的,应扣6分。 A.讲解质量差或不讲解的 B.
下列不属于协议转让的成交方式是()。
247.党支部纪律检查委员负责()。 A.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B.党支部的宣
关于串联补偿装置故障跳闸后的巡视说法不正确的有()。
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
某工程柱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
对异源性ACTH综合征和下丘脑一垂体功能紊乱引起的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具有
2009年10月,希腊政府债务问题浮出水面,2009年12月,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惠誉评级公司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一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20...
铁质沉着引起肝硬化()A.血色病B.血吸虫病性肝硬化C.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D.肝豆状核变性E.半乳糖血症
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明令施工企业用工必须加强管理的重点对象是()。A、自由职员B、长期合同工C、无固定期限的合同D、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