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2006年真题)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05年1
(2006年真题)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05年1
Freeti
2019-12-17
61
问题
(2006年真题)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05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第三十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问题:(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2)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3)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4)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
选项
答案
解析
(1)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为行政规章中的部门规章。因此,商务部发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应属于部门规章(考生答行政规章也正确)。(2)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假定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范围部分。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的部分,即作为或不作为的具体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部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19条中规定的“酒类经营者”为假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为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第30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和“处两千元以下罚款”是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考生运用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论进行正确分析,也应给分)(3)从“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禁止性法律规则”;从“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命令性法律规则”;因为禁止性法律规则和命令性法律规则可以合称为“义务性法律规则”,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总体上属于“义务性法律规则”。(4)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行政规章,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KB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应具备( ) A.确定重点问题、重点人群 B.三级预防
以下哪项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 ) A.解决社区卫生问题,满足基本保健 B
中国主要的卫生问题有( ) A.防病治病形势严峻 B.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
下面哪种不是常见封闭式问题答案的设计格式( ) A.填空式 B.陈述式
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本质区别是( ) A.回答难度 B.备选答案 C
问卷的结构包括( ) A.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访问记录,计算机编码 B.指
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某位45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发现其评价年龄为47岁
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某位45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发现其评价年龄为47岁
医学问题的咨询必须遵循保密的基本原则( ) A.对生殖健康有问题准备结婚的男
某健康教育项目中,评估目标人群相关知识情况的变化,属于健康促进规划评价中的(
随机试题
记账凭证的审核除确定内容的真实性之外还包括( )。 A.科目是否正确 B.
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安全管理人员的经验和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安全风险,属于()风险。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的最后一步是()。
患者,男性,25岁。因左腰部被刺伤入院,血压70/50mmHg,伤口持续溢出淡红色液体。左上腹触痛,但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诊断首先考虑是A.胃穿孔B.胰腺损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相遇后又继续前进,到达甲、乙两城后立即返回。两车再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
制备糊丸时,药粉与糊粉的比例是A:1:1B:2:1C:3:1D:4:1E:5:1
对于体虚夹湿热的儿童可以选用的滋补药是A.藿香、黄芩、薏苡仁B.黄芪、太子参、白术C.山药、茯苓、白扁豆D.党参、当归、首乌E.补骨脂、菟丝子、熟地
设计、运行等单位均应在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签证上签字或签署意见,()签署验收结论。A.项目法人B.监理单位C.质量监督单位D.施工单位
城市燃气管道包括()。A、分配管道B、工业企业燃气管道C、室内燃气管道D、用户引入管E、工厂引入管
根据《合同法》,允许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是()。A.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B.法定代表人变更C.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D.当事人一方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