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案例五】 某计量检定员经测量得到被测量估计值为y=5012.53

天天题库2020-05-20  9

问题 5、 【案例五】某计量检定员经测量得到被测量估计值为y=5012.53 mV,U=1.32mV,在报告时,检定员取不确定度为一位有效数字U=2m,测量结果为y土U=5013mV土2mV;核验员检查结果认为检定员把不确定度写错了,核验员认为不确定度取一位有效数字应该是U=1mV。核验员在检查过程中,询问鉴定员:对y=1.50005ms,U=100015ns如何表示其数字检查其他报告结果发现:结果

选项 问题:(1)计量检定员对确定度有效数字的处理是否正确?(2)检验员检查发现,计量检定员在对检定数据处理中,将从计算器上读得的测量结果为1235687μA,证书上报告时将测量结果简化写成y=1×106μA,是否正确?(3)检验员检查发现,本实验室的标准砝码的质量为ms,测量结果为100. 02147g,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ms)为0.35mg,报告形式为ms =100.02147g;uc(ms)=0.35mg,是否正确?

答案

解析(1)依据JJFl059—1999的规定:为了保险起见,可将不确定度的末位后的数字全都进位而不是舍去。该计量检定员采取保险的原则,给出测量不确定度和相应的测量结果是允许的,应该说她的处理是正确的。而核验员采用通用的数据修约规则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也没有错。这种情况下应该尊重该检定员的意见。(2)依据JJFl059一1999规定最终报告的测量结果最佳估计值的末位应与其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而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一般应为一位或二位。计量检定员处理数据时应该计算每个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并根据不确定度的位数确定测量结果最佳估计值的有效位数。案例中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本案例中,如果U=1μA,则测量结果y=1235687μA,其末位与扩展不确定度的末位已经一致,不需要修约。不能写成1A。(3)标准砝码的质量为ms,测量结果为100. 02147g,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ms)为0.35mg,则报告形式有:①ms =100.02147g;uc(ms)=0.35mg。②ms =100. 02147(35)g;括号内的数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其末位与前面结果的末位数对齐。这种形式主要在公布常数或常量时使用。③ms =100. 02147(0.00035)g;括号内的数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前面结果有相同计量单位。 ms =100.02147g;uc(ms)=0.35mg。报告形式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MPp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