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领导在基层调研以后感慨:做到办公室里都是问题,到基层看都是办法,你怎么看?
领导在基层调研以后感慨:做到办公室里都是问题,到基层看都是办法,你怎么看?
shuhaiku
2019-12-17
53
问题
领导在基层调研以后感慨:做到办公室里都是问题,到基层看都是办法,你怎么看?
选项
答案
解析
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党员干部要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呈现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这就决定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必须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纳民智。在这个意义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着力点,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发展体会最清楚。人民群众是施政的基础,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实。惟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首先在问。问就要问得科学、问得实际、问得真切、问得关键。做做样子,走走形式,问得不着边际、问得蜻蜓点水、问得虚情假意,就问不出真东西,群众对你也爱答不理。你糊弄群众,群众就会不信任你,就不可能和你说真话、道真情。惟有真心想问,不耻下问,才可能问得出真货、问得出真心。而惟此真问,才会真正体现工作的主动,体现谦虚的作风,体现对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也就在这真问的过程中,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紧密了。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其要在行。具体地说就是,把问来的关于政策、决策、行政、措施、办法等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那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科学合理地予以采纳。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科学合理地办好办实。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科学发展上水平,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人民群众也才会更加拥护科学发展、主动投身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才会形成强大的民心民意基础和智慧力量源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vPl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投标人应重点注意招标文件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由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所以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
因果分析图的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出现的原因,每一张分
某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质量问题,采用逐层深入排查的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使用的各个阶段都要持续不断地考虑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问题,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施工投标保证金数额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施工投标保证金的数额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
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防治是()的问题
()不属于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在管理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是首先编制
随机试题
2006年7月,王某大学本科毕业,8月1日到一家公司工作。公司为其办理了失业保险
医疗器械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变化趋势是
船舶撤离时机应能确保自航施工船舶在()级大风范围半径到达工地5h前抵达防台锚地
假定2000年5月1日发行面额为1000元、票面利率10%、10年期的债券,每年
某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不按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振捣导致混凝土密实度达不
国际债券与国内债券相比,特征包括()。
(三) 某贸易公司用拥有载货汽车8辆,每辆自重6吨。大客车5辆,均为38座(该地车船税的年税额载重汽车为20元/吨,乘人汽车31座以上400元/辆)。 ...
适于浸提香豆素、内酯、苷元A.95%乙醇B.90%乙醇C.70%~90%乙醇D.50%~70%乙醇E.50%以下的乙醇
下列关于组织结构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有()A: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B: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C: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D:是一项理论性强、操作性弱的工作
下面的短文后列出了7个句子,请根据短文的内容对每个句子做出判断:如果该句提供的是正确信息,请选择A;如果该句提供的是错误信息,请选择B;如果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