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李先生于2016年4月8日存入一笔10000元的定活两便存款,2016年5月8日又存入一笔10000元的定活两便存款,并于2016年6月8日取出全部存款,...
李先生于2016年4月8日存入一笔10000元的定活两便存款,2016年5月8日又存入一笔10000元的定活两便存款,并于2016年6月8日取出全部存款,...
admin
2020-12-24
35
问题
李先生于2016年4月8日存入一笔10000元的定活两便存款,2016年5月8日又存入一笔10000元的定活两便存款,并于2016年6月8日取出全部存款,则关于李先生的税前利息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银行可以选用积数计息法计算利息
B.选用积数计息法计算的利息比逐笔计息法计算的利息高一些
C.选用积数计息法计算的利息比逐笔计息法计算的利息低一些
D.选用积数计息法计算的利息和逐笔计息法计算的利息一样多
E.银行可以选用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答案
ABE
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问题的通知》中提供了积数计息和逐笔计息两种计息方式的选择,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计息由各银行决定。若采用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该题中存期共61天(4月30天,5月31天);若采用逐笔计息法,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该题中刚好是两个月,故假设1年中每个月是30天,存期合计60天。可见,采用积数计息法会比采用逐笔计息法多计算1天的利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x2Z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资产配置中,具体选择各类资产下的理财产品和产品组合时,()不能作为现金类资产。A.活期储蓄B.货币市场基金C.各类银行存款D.股票
李先生本月工资、薪金收入4200元,国债利息收入500元,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收入400元,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收入200元,则李先生应纳所得税()元。A.21
李某取得稿酬10000元,业余时间为外单位讲课取得讲课费4000元,李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元。A.1760B.2240C.2040D.19
李先生打算为刚上小学的儿子筹备大一的开支。他准备采用教育储蓄的方式进行。为此,他向理财师咨询有关问题。 如果李先生在开立教育储蓄账户的次年,开立一个与教...
李先生打算为刚上小学的儿子筹备大一的开支。他准备采用教育储蓄的方式进行。为此,他向理财师咨询有关问题。 如果李先生在开立教育储蓄账户的次年,开立一个活期...
白先生的儿子今年刚上初一。白先生目前持有银行存款3万元。他现在开始着手为儿子的大学费用进行理财规划。目前大学一年的费用为10000元,通货膨胀率为6%。为...
刘先生42岁,太太39岁,女儿12岁。两人的年收入为税后165000元,他们现有房产一处,价值175万元,无房屋贷款。他们的家庭存款或投资具体安排如下:现...
小李听理财师推荐配置了一个基金组合,该基金由偏股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混合而成,组合的平均年收益率为12%,标准差为0.06,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
下列属于流动性资产的是()。A.债券投资B.小额消费信贷C.基金投资D.活期存款
下列不属于退休养老金的主要投资方式的是()。A.银行存款B.债券C.基金D.现金
随机试题
急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是
下列哪项不是口腔癌警告标志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在证券经纪业务中,证券公司不赚取买卖差价,只收取一定比例的()作为业务收入
《建设丁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最低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的工程有( )。A.主体丁程B.装修工程C.基础设施工
产褥感染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嘱患者卧床休息B:体温超过39℃不予物理降温C:鼓励患者多饮水D:病房要定时通风E:给予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患者主诉左上后牙自发性阵发性疼2日,现怀疑左上第二磨牙急性牙髓炎,进行温度测验时应首先检查A.左上第二磨牙B.右上第一磨牙C.右上第二磨牙D.左上第一磨牙
心理学家用三个经典实验研究了人类的从众和服从行为,阿希研究中的实验任务非常清晰,不再采用谢里夫所采用的迷糊任务,阿希先让被试者听到其他人做出的是三条线段中...
公司型基金的特点不包括()。A.具有法人资格B.依据《公司法》组建,并依据公司章程经营基金资产C.投资者无权对基金的重大经营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D.在资产运
合理行政原则要求税务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做到过罚相当,即作出的处罚应符合( )。A.设定该处罚的法定目的B.无救济即无处罚原则C.情理和客观规律D.程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