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设备制造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以从自产设备投资-家生物制药公司该设备的不含税公允 价值为2000000元账面成本为1400000元当年该厂...
某设备制造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以从自产设备投资-家生物制药公司该设备的不含税公允 价值为2000000元账面成本为1400000元当年该厂...
admin
2020-12-24
62
问题
某设备制造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以从自产设备投资-家生物制药公司该设备的不含税公允
价值为2000000元账面成本为1400000元当年该厂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设备制造厂此项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设备制造厂对比项投资业务确认的所得若选择递延缴纳企ψ所得税应如何处理?此项投资股权的计税基础如何确定?
(3)若设备制造厂选择递延缴纳仝业所得税生物制药公司取得该设备的计税基础如问确定?
(4)若设备制造厂选择递延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第二年又将该项投资转让。企业所得税应如何处理?
选项
答案
解析
(1)借:长期股权投资 22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销项税额)26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0000 贷:库存商品 1400000 (2) ①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2.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而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应以非货币性资产的原计税成本为计税基础,加上每年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逐年进行调整。 (3) 被投资企业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应按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税所得税,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可按规定将股权的计税基础一次调整到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xir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现金股利,表现出的资金运动方式是______。A.不影响资金运动B.资金退出C.资金投入D.资金运用
32下列各项中,属于审计机关职责范困的有()A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B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进厅审计C对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均进行审计
2016年2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对甲公司的电子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和验证后,进一步进行投...
2016年2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对甲公司的电子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和验证后,进一步进行投...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筹资与投资循环内...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筹资与投资循环内...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筹资与投资循环内...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筹资与投资循环内...
下列各项中,会导致被审计单位当期应付职工薪酬虚增的有()A、不计提公费经费B、将研发人员的薪酬计入生产成本C、将离职后福利计入应付职工薪酬D、按照职工工资
随机试题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罗马帝国地处亚、非、欧、交界处延
立井井筒根据()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安排方式,立井井筒施工方式可分为掘、砌单行作业
物业管理的(),指的是摆脱了过去那种自建自管的分散管理体制,由多个产权单位、产
某电厂新建4X300MW国产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以500kV升高电压接入系统,5
要做好退休之际的职业工作衔接,包括()。
一直以来,银监会秉承()监管理念,不断完善非现场监管理论与方法,对银行业金融
在治疗结肠Crohn病患者,首选
膀胱刺激症状是指
最佳的治疗方案为A.镇痛药B.调C.义齿重衬D.增加固位体E.重新制作义齿
1954年,政务院颁布(),标志着新中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正式确立。A:《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B:《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C:《人民调解委员会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