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05年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47. 6264万件,三种专利申请总量在连续5年平均年增长20%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比2004年同期增...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05年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47. 6264万件,三种专利申请总量在连续5年平均年增长20%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比2004年同期增...
admin
2020-12-24
48
问题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05年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47. 6264万件,三种专利申请总量在连续5年平均年增长20%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34.6%,创18年来的历史最髙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国内专利申请38. 3157万件,比2004年同期增长37.4%,高于国外同期24. 4%的增长幅度。在2005年受理的专利申请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3485万件,比2004年同期增长42. 1%,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53. 9%。
200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授予专利权21. 4003万件,比2004年同期增长12. 5%,其中国内专利授权17. 1619万件,比2004年同期增长13. 4%。在三种专利授权中,技术含量相对较髙的发明专利授权达到5. 3305万件,占授权总量比重的24. 9%,比上年同期增长8%。
从科技成果类别来看,2005年全国共登记基础理论成果2129项,比2004年减少25%,占登记成果总数的6. 6%;应用技术成果共登记28559项,而2004年则为27355项。软科学成果共登记1671项,比上年增长10.1%。
2004年,我国专利申请授予率约为( )。
A. 53.8% B. 45.0% C. 39. 9% D. 49. 1%
选项
答案
A
解析
2004年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约为47.6264/(1 + 34.6%)≈35. 38(万件),而授予专利权为21. 4003/(1 + 12. 5%)≈19. 02(万件),故可得出2004年我国专利申请授予率约为19. 02/35. 38X100%≈53. 8%,故答案为 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EJ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种行为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B.纪检、监察部门对某法
下列关于法的执行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法的执行是以国家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B.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C.法的执行是
(2005年真题)简述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内国家监督的内容。
(2006年真题)下列诸项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有( )。A.立法体制是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B.司法具有被动性、中立性与终极性C.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
(2010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监督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法律监督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B.法律监督是平行主体之间的监督C.法律监督是自上而下的监
(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审计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审计监督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B.审计监督是检察监督的一种方式C.审计监督
(2005年真题)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是守法的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
法的执行具有下列特点( )。A.国家强制性B.国家权威性C.专业性D.主动性
法律监督客体的重点,应当是(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C.乜国家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D.国家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主要可以概括为( )。A.公民B.法人C.社会组织D.国家机关
随机试题
Apgar评分内容包括( )。 A、心率 B、喉反射 C、肌张力 D、
固定桥的悬空式桥体与黏膜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 A.1mm B.1.5mm C
某企业上个季度的工时定额下降20个百分点,那么相应的产量定额提高率为( )。
丧偶多年的王大爷和李大娘在养老院相识,并开始了“黄昏恋”。此事遭到了双方儿女的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距斑马线40米的时候看到行人在过马路,此时汽车的速度为30千
男,28岁。3天前在外吃夜宵后,出现腹痛腹泻,下利黄糜味臭,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
在乙酰水杨酸的处方中可以延缓乙酰水杨酸水解的辅料是
某医疗机构拟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诊断工作,批准部门为 A.设区的市
医学对人类发展延续和进步发挥着重大作用,卫生法的作用之一在于通过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能够A.保证卫生法的贯彻落实B.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意识C.保障和促进
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A.高钠盐饮食B.缺少锻炼C.超重于肥胖D.紧张刺激E.高纤维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