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阅读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人环节,按照要求答题。 提到杜甫的诗歌,我们自然想到他特有的“沉郁顿挫”的诗风。请看大屏幕:“‘沉郁’指内容情感,‘沉’即‘深...
阅读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人环节,按照要求答题。 提到杜甫的诗歌,我们自然想到他特有的“沉郁顿挫”的诗风。请看大屏幕:“‘沉郁’指内容情感,‘沉’即‘深...
admin
2020-12-24
59
问题
阅读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人环节,按照要求答题。
提到杜甫的诗歌,我们自然想到他特有的“沉郁顿挫”的诗风。请看大屏幕:“‘沉郁’指内容情感,‘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凝重、含蓄,也指题材严肃,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则指情感和音韵的表现技法;从情感抒发的角度,指情感跌宕起伏,千回百折。郁结难舒。”
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读《登高》来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并探究这种诗风形成的原因,
尝试着更进一步了解“诗圣”杜甫。
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解释讨论:你能从《登高》这首诗中读出“沉郁顿挫”的意味来吗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A.围绕诗风品诗,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赏析作品
B.教师对“顿挫”的解释过于笼统,没有从音韵学的角度详细说明
C.教师先解释名词再引导学生讨论,意在营造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
D.教师解释概念,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并探究“沉郁顿挫”的含义
答案
A
解析
题干教师由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导入,强调其诗歌内容上的“沉”与“郁”,诗歌形式上“顿挫”的情感表达技法及音韵表现技法等,以此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形式展开赏析。故A项说法正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结合学情来处理知识内容的详略分布。在题干教学导人中,教师讲解“顿挫”这一内容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形式特点,而非掌握详细的音韵学知识。故B项说法错误。教师解释名词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其意在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并非使课堂气氛紧张严肃。故C项说法错误。教师向学生讲解概念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体会诗歌风格、诗歌内容、诗歌形式上的特点。故D项说法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zWH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教师在检索和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时.需要特别注意版权保护的问题。下列关于知识版权问题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于著作和期刊中的引用要注明出处.网上的资源不用注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通过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
在校园网络建设中.从网络中心联网到300米以外的教学楼、行政楼等,一般使用的传输介质是( )。A.电话线B.光缆C.双绞线D.同轴电缆
在Excel中,选定一个单元格后按Del键,被删除的是( )。A.单元格B.单元格中的内容C.单元格所在的列D.单元格所在的行
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是一种信息交流.它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这说明信息具有( )。A.时效性B.载体依附性C.共享性D.真伪性
HTML文件中,下面哪一个标记中包含了网页的全部内容( )A.……B.……C.……D.……
请阅读下列材料: 《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技巧》是《电子表格的应用》中的第2节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区域的概念,学会在选中的区域内输入有规律的数据,并掌...
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案例: 李老师是一所农村学校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她最近很苦恼: 学校硬件条件不是很完善,全校仅2个机房,新机房有25台电脑,但没有大屏幕。像七年级...
李明同学用Access软件为班级建立了学生信息表,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 当班级中转入新的同学时,他应该对该表进行的操作是( )。A.查询记录B.修改
随机试题
导游词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其中“叙述”方式的写作要求是()。[2012年河南真题]
小儿体重7kg,身高65cm,头围42cm,乳牙2枚,能独坐一会儿,不能听懂自己
下列哪项不是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决定因素()。 A、血糖浓度 B、糖的分
个人住房贷款代办的目的不包括( )。
女性,齿龈出血,月经量过多半年,脾肋下3cm,皮肤有瘀斑。血小板19×10/L,
当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时,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
2012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
狭义的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学生B.人和动物C.动物D.万物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并委托一家监理单位实施施工阶段监理。经建设单位同意,甲施工单位将工程划分为A1、A2标段,并将A2...
最近,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员工甄选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了一些不太理想的情况.第一,公司很多管理人员甚至高层管理人员不重视员工甄选工作参与面试时存在“应付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