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M产品,每件产品的不含税售价为1000元,成本为每件200元;购进原材料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销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均...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M产品,每件产品的不含税售价为1000元,成本为每件200元;购进原材料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销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均...
admin
2020-12-24
65
问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M产品,每件产品的不含税售价为1000元,成本为每件200元;购进原材料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销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均为13%(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不考虑)。2019年8月,税务机关对甲企业2019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甲企业有关账务资料如下:
(1)销售给A企业M产品10件,同时收取包装物租金1000元,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2300
贷:资本公积 11300
其他业务收入 1000
(2)销售给B企业(小规模纳税人)M产品2件,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2260
贷:其他应付款 2260
(3)职工福利部门领用M产品5件,账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0
贷:库存商品 1000
(4)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10000元(该项工程至2019年8月尚未完工),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10000
贷:原材料 10000
甲企业职工福利部门领用产品应做的正确账务调整为( )。
选项
A.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
B.借:应付职工薪酬 65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50
C.借:应付职工薪酬 58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850
D.借:应付职工薪酬 17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答案
B
解析
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项目、集体福利、职工个人消费等方面要视同销售计算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对外售价×使用数量×税率:1000×5×13%=650(元),所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为650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0hi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该企业自己建造经营旅馆是( )投资。A.房地产开发B.房地产置业C.房地产间接D.房地产直接
在以下( )情况下,租赁的国有土地可以收回。A.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收回B.国有企业改制C.承租人某些违约情况D.国有土地作价入股E.承租土地期满后未续
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因素不包括( )。A.房地产价格水平B.购房者的收入水平C.购房者的偏好D.房地产开发成本E.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房地产投资采用风险自留,其中自保风险与承担风险的区别,是自保风险需要( )。A.企业的财务有承受能力B.建立一套正式的实施计划C.建立和使用内部风险损失储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定位的策略中,迎头定位的缺点是( )。A.有较大的风险B.在消费者中树立形象C.在竞争过程中相当惹人注目D.可能使企业处于最差的市场
在房地产估价中,建筑物折旧=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一( )。A.房地产价格B.建筑物开发成本C.土地价值D.建筑物市场价值
在房地产促销活动中,能够最快速及时了解客户对企业和产品反应的促销方式是( )。A.广告宣传促销B.公共关系推广C.人员推销D.社会公益活动促销
以下哪种定价方法是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的( )。A.价值效用定价法B.竞争价格定价法C.需求导向定价法D.成本加成定价法
以下关于土地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为,主要采用划拨土地方式B.对一般竞争性行业,应采用出让、租赁等方式C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利润率是( )的比率。A.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B.年利润总额与资本金C.年税后利润总额与资本金D.总开发利润与总开发建设成本
随机试题
为了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从认识到实践要做到(
(61-62题共用备选答案) A.稀释剂 B.润滑剂 C.黏合剂 D.崩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骼X线摄片结果,应除外 A.病理性骨折 B.骨硬化 C
如图5-66所示,长方形截面细长压杆,b/h=1/2;如果将b改为h后仍为
某高层建筑标准层剖面如图,建筑物宽10m,计算其建筑面积。①算1/2面积;②
()包括在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负面清单中。
几名高三学生打算放弃高考,一起自主创业,他们的父母得知后非常着急,认为孩子只有考
下列关于局部作用的栓剂叙述错误的是()。
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是A.发展一种同时了解病人与疾病的综合性、整体性的临床服务模式B.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C.实施医学模式的转变D.发展照顾医学E.为给患
集体合同中双方约定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