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学历提升
(2005年真题)《明史·刑法志》:“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举朝...
(2005年真题)《明史·刑法志》:“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举朝...
admin
2020-12-24
47
问题
(2005年真题)《明史·刑法志》:“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
选项
答案
解析
(1)这段文字反映的是明朝厂卫干预司法。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自刑法创立以来,明朝不遵循古制之处,诸如盛行廷杖制、设立东厂及西厂、锦衣卫和专管诏狱的南北镇抚司。许多案件中,杀人手段残忍,且不遵循法律。如此接连不断,到了明朝末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朝野上下,任由武夫、宦官横行,真是可悲可叹。 (3)厂,指东厂、西厂和内行厂。是由太监组成的特务机构,专管大案、重案。卫,指锦衣卫,掌缉捕、刑狱和诏狱。厂卫并非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而是在皇帝的纵容下,由权倾一时的大宦官等操纵,用来迫害异己、制造白色恐怖的工具。厂卫特务从事侦缉、审判等司法活动,涉足司法活动的各个环节,实际权力远在三法司和其他中央机关之上。 (4)厂卫不仅从事侦缉、监视活动,还直接参与司法审判,。特设法庭,任意刑讯逼供,制造惨案、冤案屡见不鲜,其所使用的刑罚大多是法外之刑,而且异常残忍,法外酷刑致死人命也不负任何责任。明朝厂卫特务组织干预司法活动,是封建君主专制极端发展、统治者滥用权力的结果。它完全破坏了封建社会正常的法制状态,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0lF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正式出台的日期是()。A、1999年12月B、2001年9月C、2002年2月D、2005年3月
()起,《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正式出台。A.1999年12月1日B.2001年9月1日C.2002年2月1日D.2005年3月
中国信托业协会成立于(),是全国性信托业自律组织。A.2005年5月B.2005年6月C.2006年5月D.2007年5月
自( )起中国正式实行《存款保险条例》,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存款保险制度实施。A.2004年5月1日B.2005年4月1日C.2004年4月1日D.2015年5月1
下列法律中,()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法》D.《中华人民共
从2005年9月21日起,我国对活期存款实行按季度结息,每季度末月的()日为结息日,次日付息。A.10B.20C.25D.30
中国信托业协会成立于()。A.2005年5月B.2006年5月C.2007年5月D.2008年5月
违规风险是指由于法律或监管规定的变化,可能影响商业银行正常运营,或削弱其竞争能力、生存能力的风险。(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最新修订于()。A.2003年10月31日B.2004年10月31日C.2005年10月31日D.2006年10月31
金融犯罪是指行为人(),使公私财产权利遭受严重损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应予处罚的行为。A.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B.违反人民
随机试题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利息
在社会审计中,复核审计工作底稿要采取三级复核制度。其中,三级复核涉及的人员有:
房地产经纪信息的整理程序中,()就是对整序后的信息进行具体的文字整理过程,是整
中国顾客满意指数测评基本模型中,产品的实际性能指标是顾客形成()要素的基础。
最晚萌出的乳牙为A.上颌第二乳磨牙B.下颌第一乳磨牙C.下颌第二乳磨牙D.上颌乳尖牙E.上颌第一乳磨牙
患儿,10岁,发热2天伴水样腹泻2次,2小时前突然感胸闷不适、腹痛、烦躁不安,晕厥一次。查体.T:38.5℃,面色苍白,气稍促,BP:60/40mmHg。...
函数ex展开成为x-1的幂级数是()。
水的化学耗氧量代表( )A.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B.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无机物的总量C.水体中氧化和还原性有机物的总量D.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
A.间苯三酚衍生物 B.酚类化合物 C.黄酮类化合物 D.生物碱 E.挥发油 川乌的主成分是A.间苯三酚衍生物B.酚类化合物C.黄酮类化合物D.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通知( )。A.工会B.劳动者C.劳动行政部门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