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科室共有7名工作人员,他们每人调入该科室的年份都不同。最新调入的是小陈。小王是在小何之前一年调入的。小赵是在小章之后调入的。小李是在小王之前一年调入的。在...
科室共有7名工作人员,他们每人调入该科室的年份都不同。最新调入的是小陈。小王是在小何之前一年调入的。小赵是在小章之后调入的。小李是在小王之前一年调入的。在...
admin
2020-12-24
58
问题
科室共有7名工作人员,他们每人调入该科室的年份都不同。最新调入的是小陈。小王是在小何之前一年调入的。小赵是在小章之后调入的。小李是在小王之前一年调入的。在小刘和小何调入的中间调入了两人。在小李和小章调入的中间也调入了两人。小刘是小陈前一年调入的,在此期间,该科室不曾有人调出。
由此可以推出,7人中:
选项
A.小李是最先调入该科室的
B.小何是第四个调入该科室的
C.小赵是在小何之前调入该科室的
D.小章在小刘之前三年调入该科室的
答案
A
解析
本题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考查分析推理。 根据题干中的确定信息可知,小陈是最新调入的,小刘是小陈前一年调入的,可以确定小刘和小陈的调入顺序,如下图所示:
根据“小刘和小何调入的中间调入了两人”,可以确定小何的位置在表中的3号位,根据“小王是在小何之前一年调入的”可以确定小王的位置在表中的2号位,根据“小李是在小王的前一年调入的”可以确定小李的位置在表中的1号位,根据“小李和小章调入的中间也调入了两人”可以确定小章的位置为4号位,则小赵在表中的5号位,如下图所示:
A项,小李是最先调入的,正确当选; B项,小何是第3个调入的,错误排除; C项,小赵在小何之后调入,错误排除; D项,小章在小刘之前2年调入,错误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19D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M公司新招聘了七个人,分别是赵、钱、孙、李、周、吴、郑,计划把他们安排在新成立的档案室和人事科两个科室,每个科室的成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每个...
张某在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失误多付给他1万元,张某以这1万元作为本钱经商,获利5000元,其中2000元是他劳务管理费的成本。一个月后,银行发现多付了...
小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13错写成131,结果商比原来多3,但余数恰巧相同,该题的余数是: A.6B.5C.4D.3
某月刊每期定价5元。某单位一部分人订半年,另一部分人订全年,共需订费480元;如果订半年的改订全年,订全年的改订半年,那么共需420元。共有多少人订了这份...
2010年全国共有科普人员175.14万人,比2009年减少了3.15%;全国每万人口拥有科普人员13.06人,比2009年减少4.9人。其中,科普专职人...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认识的有效方法。 B.许扬看见小李很高兴,就拉他到办公室聊天。 C....
小李为了图便宜花了30块钱买了一双跑步鞋,不到一个月鞋子就开裂了:不久,他用市价的一半买了一个名牌包,结果发现是仿制品。于是他得出结论,便宜无好货。 ...
我国共有科学技术馆250多座。这对于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不能算多,可现在能经常办展览的只有少数几个。除中国科技馆、天津市科技馆等能坚持办展外,极少...
假设该企业共有员工242人,预算不超过1300则至多可以购买多少本书?A.419B.443C.445D.511
小王决定用贷款购买一处房产。他认为,如果使用某银行提供的短期贷款可以无须支付首付,同时利息也较低,两年内的月利率不超过0.6%。另外,在过去的两年里,房价...
随机试题
苏先生本月份记账收入总额10万,支出5.7万。上月底以成本与市价计的资产分别为4
下列属于可逆性抑制作用的反应是 A.敌敌畏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B.乙酰胆碱的积
下列关于授权审计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同级审计机关之间可以进行授权
下列各项中,不可用来质押的无形资产种类是( )。
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禁止商业贿赂是《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中()基本准则的要求。A.勤勉尽职B.专业胜任C.保护商业秘密与客户隐私D.公平竞争
关于尿胆红素干化学法测定,可能导致假阳性的原因为A:尿中含有吩嗪类药物B:患者服用大量氯丙嗪药物C:尿中含有苯丙酮D:尿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E:尿中含有大
法定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应当由下列哪个部门决定( )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省
牛膝切断面具有A.星点B.云锦花纹C.朱砂点D.菊花心E.筋脉点
下列哪一项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员工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有利于贯彻“同工同酬”的原则()A.计时工资制B.岗位工资制C.组合工资制D.提成工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