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居住于北京海淀区地的刘某丢失一张汇票,该汇票的出票地为朝阳区,支付地为东城区,刘某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受理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刘某应当向...
居住于北京海淀区地的刘某丢失一张汇票,该汇票的出票地为朝阳区,支付地为东城区,刘某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受理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刘某应当向...
admin
2020-12-24
48
问题
居住于北京海淀区地的刘某丢失一张汇票,该汇票的出票地为朝阳区,支付地为东城区,刘某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受理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刘某应当向朝阳区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B.如果公告期内没有人申报权利,则法院可做出宣告该票据无效的除权判决
C.除权判决应当由合议庭审理做出
D.利害关系人最迟应在除权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
选项
答案
CD
解析
【 解析】CD。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以公示的方式催告不明的利害关系人,在法定期间内申报权利,逾期无人申报,作出宣告票据无效的判决程序。《民事诉讼法》第218条规定:“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因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可以向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因此甲应当向东城区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A选项错误。第222条规定:“没有人申报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作出判决,宣告票据无效。”除权判决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才能做出,因此B选项错误。《民诉意见》234条规定:“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审理案件,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判决宣告票据无效的,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因此C选项正确。第230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利害关系人在申报期届满后,判决作出之前申报权利的,同样应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因此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选项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1Gt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以()等枢纽机场为中心的机场体系,承担了我国客货运输的主要任务。A:北京、上海、深圳B:大连、上海、广州C:北京、上海、广
编制(),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立项申请,经规划咨询委员会组织论证后,报请国务院批准。A:国家区域规划B:省级区域规划
下列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A:公开市场业务B:存款准备金
《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提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循环经济项目申请使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支持、鼓励循环经济项目申请(...
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不同表现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能够发挥地方政府了解居民()实际需求的优势,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财政支出和落实管理责任。A:公共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股东,可以经保荐人保荐,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发行()A:公司债券B:企业债券C:可交换公司债券D:短期融资券
下列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A:公开市场B:存款准备金C
一般性转移支付能够发挥地方政府了解居民()实际需求的优势,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财政支出和落实管理责任。A:公共服务.B:公共利益C:公共环境D:公
根据《商业汇票承总、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在我国,票据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个月。A:2B:3C:4D:5
被广泛用来监测一国经济增长情况的是()A:名义GDPB:实际GDPC:向国外的要素支付D:潜在GDP
随机试题
有安徽四大观赏奇树之称的包括( )。 A、相思树 B、灵山石树 C、迎客
重症营养不良体液改变倾向于 A.总液体量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呈低渗性 B.总液
沥青玛缔脂碎石SMA适用作()。
苍术麸炒后燥性缓和,是由于降低了哪类成分的含量
某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在任职期间不断提高在职消费,损害股东利益。这一现象主要揭示公
2011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
某固定顶储罐,储存5000m3航空煤油。该储罐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可选用()。A.固定式液上喷射系统B.固定式半液下喷射系统C.半固定式液下喷射系统D.
胡黄连除能清湿热外,还具有的功用是A.清泄肺热B.清热凉血C.泻肝火D.除疳热E.清心热
关于我国节约能源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是()。A.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必须使用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B.居民供暖不得实施包费消费,而应当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包括()。A.维护金融稳定B.提供金融服务C.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D.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E.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