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1)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接受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
(1)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接受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
admin
2020-12-24
57
问题
(1)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接受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______被染成__________,被染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_________植物,小麦属于植物。(9分)(2)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________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_________种,即__________。(6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叶肉细胞;蓝色;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与碘液反应变成蓝色;C4;C3(2)C3与C4;2;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 解析: 本题考查了C4和C3植物的结构区别和光合作用的特点。C3植物的叶片中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以外的叶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叶肉细胞则含有正常的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在维管束鞘细胞完成的。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会合成淀粉,C3植物的叶肉细胞会合成淀粉,淀粉遇碘变蓝。结合题意可推出玉米属于C4植物,小麦属于C3植物。如果某一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同时可以被染色,说明该植物同时具有C3与C4植物的特点,固定二氧化碳的最初化合物有2种,即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1gq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媒介物是()。A.多巴胺B.乙酰胆碱C.Ca2+D.Na+
长跑运动引起体内血液黏滞性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血细胞增加B.水分丢失导致血液浓缩C.血浆蛋白增加D.进入血液的代谢物减少
肌节也称肌小节,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它由()。A.肌膜、肌浆和肌核构成B.两条肌线之间的部分构成C.肌细胞和神经元的连接构成D.两
相对于人体生存的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亦即()。A.血浆B.组织液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
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属于哪种评价方法?()。A.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B.学生的相互评价C.对教师的结果性评价D.学生的自我评价
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做到可观察性,因此表述预期的结果应尽量做到()A.概括化B.行为化C.简单化D.复杂化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A.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调节机体pHB.预防身体感染、参与体液免疫和滤过淋巴液C.参与体液免疫、
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抑制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B.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C.加速糖原的分解D.促进糖的异生
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结果的动机,是()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
在运动过程中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A.肺循环能力B.红细胞的释氧能力C.心脏的泵血功能D.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随机试题
英文缩写“TQC”系指 A.质量 B.管理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羚羊角的正确煎法为
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按地形类别和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増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阶段。 A
商业银行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则利用现金流分析法所获得的流动性风险状况的可信度越高。
小蓟饮子与八正散相同的功效是A:利水通淋B:燥湿解毒C:凉血止血D:泻火养阴E:利湿化浊
女性,55岁,有龋齿,1周来高热、咳嗽、咳黄臭痰,査体:左肺有实变体征,2天后出现左侧胸痛,经检査有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抽出带有恶臭的脓性液体。可能...
社会工作者小黄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已满一年,中心的陆主任一直担任她的督导。在一次督导会谈中,小黄表示自己很苦恼,因为来中心活动的多数社区居民都不了解社会...
下面的短文后列出了7个句子,请根据短文的内容对每个句子做出判断:如果该句提供的是正确信息,请选择A;如果该句提供的是错误信息,请选择B;如果该...
如果政府发行公债的规模过大,超过一定限度,将可能出现的情况有()。A:产生财政“挤出效应”B:减轻财政负担C:增加纳税人负担D:减轻纳税人负担E:引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