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A市甲股份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5月,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拟审议通过下列事项:更换公司总经理和财...
A市甲股份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5月,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拟审议通过下列事项:更换公司总经理和财...
admin
2020-12-24
32
问题
A市甲股份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5月,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拟审议通过下列事项:更换公司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更换由职工代表担任的公司董事,修改公司章程的部分条款。
2011年8月,甲公司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开始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同年12月,甲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多上市交易,2012年10月,甲公司董事刘某参见董事会会议期间,获悉本公司将收购乙上市公司的股份,可能对甲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于是立即电话通知朋友赵某买进甲公司股票。
2013年1月,甲公司因排放污染物超标,被A市环保部门处以5万元罚款,甲公司对处罚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13年5月,甲公司向小规模纳税人丙公司销售一批化工产品,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58.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甲公司董事刘某在董事会会议期间电话通知朋友赵某购进甲公司股票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内幕交易
B、证券欺诈
C、发布虚假信息
D、操纵证券市场
答案
A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1qF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分审批前和审批后两个步骤。下列各项中,属于审批机构的有______。A.单位的董事会B.单位的股东大会C.单位的经理(厂长)会议D
企业2010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456000元;银行对账单为438000元。则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以456000元为依据计算...
友谊公司2010年10月31日的银行存款核对中发现,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2500元,经逐笔核查,发现有如下未达账项:(1)10月29日,外地某购货单...
下列属于需要进行全面清查的情况有______。A.企业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B.单位改变隶属关系C.企业总经理调离工作前D.库房失火
下列情况下,企业需要进行财产全面清查的有______。A.企业股份制改制前B.企业合并前C.出纳人员调离工作前D.公司总经理调离工作前
某公司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20x8年4月1日至10日有关原材料的业务如下(不考虑相关税费):(1)以银行存款购进甲材料75000元,乙材料38...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企业可以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______。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C.科目汇总表账务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甲公司是一家小规模企业,选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工作流程涉及如下环节:①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记...
B企业在2010年12月31日发现已经入账的本月的12号凭证填写错误,会计李某用红字填制了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后,又用蓝字重新填制了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随机试题
就国家与具体纳税人对社会产品的占有关系而言,国家征收的税款在征收时或征收后不直接
极差表示数据离散的范围,可以用来度量数据的离散性。()
市场选择中,决定整个市场或其中任一细分市场长期的内在吸引力的力量包括( )。
案例: 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在进行“VB程序设计”的教学时.
将边长为1的正方体一刀切割为2个多面体,其表面积之和最大为:
跑马场一周长为1080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朝同一方向行驶,
在古代琳琅满目的冷兵器家族中,剑历来有“百兵之君”的美誉,尤其在春秋群雄并起的历史时期,曾经出现了几把极具传奇色彩的稀世宝剑,它们中既有用来刺杀君主的鱼肠...
患者,男,33岁。头痛日久,症见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临床治疗宜选用的是血府逐瘀口服液。血府逐瘀口服液方中能升降上焦之气机而宽胸...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到()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A:2015B:2020C:2025D:2030
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时的免责条件包括()。A:不可抗力B: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C:货物本身的合理损耗D: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