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搞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刺激 E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搞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刺激 E
admin
2020-12-24
57
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搞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选项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刺激
E.条件反射
答案
C
解析
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1)准备律。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2)练习律。实质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的感应联结。反应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反之,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后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定律,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予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3)效果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因此,学习新知识后学生尚未掌握,若老师搞突袭造成学生不良的感受.便不利于学习。因此本题选择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2sX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工程项目选择合同计价形式时,主要依据的是()。 A.设计图纸深度B.工期长短 C.工程招标方式D.工程规模 E.工程复杂程度
某工程包含甲乙两个子项工程,合同约定:甲项的全费用综合单价为200元/m2,乙项的综合单价为180元/m2;进度按月计算,第一个月实际完成甲项为700m2...
(2015年)关于投标报价时综合单价的确定,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以项目特征描述为依据确定综合单价B.招标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与设计图纸不符时,应以设计
(2014年)投标人为使报价具有竞争力,下列有关生产要素询价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通过资格预审前进行询价B.尽量向咨询公司进行询价C.不论何时何地尽量
(2010年)投标人针对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的遗漏或错误,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A.即向招标人提出异议,要求招标人修改B.不向招标人提出异议,风险自留C.
(2016年)施工图预算对投资方、施工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仅属于对施工企业作用的有()。A.确定合同价款的依据B.控制资金合理使用的依据C.
(2015年)关于施工图预算对投资方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设计概算的重要措施B.是控制造价及资金合理使用的依据C.是投
(2013年)采用定额单价发编制施工图预算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若分项工程主要材料品种与预算单价规定材料不一致,需要按实际使用材料价格换算预算单价B.
关于无形资产的计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B.自创专利权的价值为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支出C.自创的商标权价值,应按照其
按照财办建[2008]91号文的规定,竣工决算的编制依据有()。A.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资料B.项目计划任务书及立项批复文件C.项目总概算书
随机试题
()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进行平等商讨、沟通,相互理解和
国际贸易中的倾销通常存在()等类型。
债券投资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种重要资产形式,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目标不包括()。
下列关于金融互换市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反映工程项目对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国际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称为()。
2,18,33,48,64,()。 A.82 B.96 C.112 D
浮动利率的表达式为()。A.浮动利率=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利差B.浮动利率=基准利率+利差C.浮动利率=基准利率-利差D.浮动利率=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利
工艺管道上取源部件的开孔与焊接必须在()前进行。A.防腐B.衬里C.吹扫D.压力试验E.调整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6岁,四川地震灾区某校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所在学校的两座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所幸当时正是当地午休时间,师生们没在教...
下列情形中,属于有效的婚姻的是()。A:甲男和乙女未到法定婚龄而结婚的B:甲男年龄比乙女年龄大20岁的C:甲男乙女是表兄妹而结婚的D:乙女因受家庭强迫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