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 B:商业银行的设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 B:商业银行的设
admin
2020-12-24
55
问题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
B: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等应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C:由于商业银行涉及存款人的利益,故商业银行不能通过破产程序而终止
D:中国银监会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
答案
AD
解析
《商业银行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因此,商业银行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商业银行法》第11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因此B项错误。《破产法》第134条规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有本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出现重大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采取接管、托管等措施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中止以该金融机构为被告或者被执行人的民事诉讼程序或者执行程序。金融机构实施破产的,国务院可以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因此商业银行也能通过破产程序而终止,因此C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32H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关于城市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
艾伦河流经甲、乙、丙三国领土,在丙国入海,三国締结条约规定艾伦河全程对三国船只开放,其他国家船只未经沿河国同意不得在该河流上航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中国甲公司与美国乙公司签订了出口1000吨鸡翅的合同,价格术语为CFR旧金山,其中规定货物可以有4%的溢短装,付款方式为银行托收,付款交单(D/P)。卖方...
下列有关我国经济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B.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
下列关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责任承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在十一期间租赁乙公司的柜台一周进行大规模的高压锅甩卖活动,丁在此活动中购得高压锅两个,...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近现代以来,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逐步靠拢,国际立法增多,出现了像欧盟法律那样的超国家组织的法律 B.从法律的产生、发展规律...
我国《环境保护法》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对这些措施表述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A.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顺发房地产公司从某市政府以出让方式获得市郊一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出让合同中规定,顺发公司应至迟于2007年10月10日破土动工,对该土地进行开发。...
甲与乙公司签约后,乙公司对甲进行了专项培训并约定了服务期,合同未到期,甲向乙公司提交了辞呈,并于第二天到丙公司上班。乙公司因为甲擅自离岗,造成重大损失。以...
关于中外法律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洗冤集录》是我国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B.北齐时设立的大理寺是当时的最高审判机关 C.公法、私...
随机试题
()属于以工作为导向的薪酬结构。 A.效益薪酬制 B.岗位薪酬制 C、提成
22、A.哌拉西林 B.青霉素G C.亚胺培南 D.阿莫西林 E.舒巴坦
骨显像时,骨转移瘤最常见的典型表现是 A.放射性缺损区 B.多发无规律放射性
某男,60岁,因上颌骨肿瘤需切除上颌骨,要制作延迟外科阻塞器的最佳时期是
薪酬体系设计的第一步是()。
2010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
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读数大于前视点读数,则前后视点的高度关系是()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A.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B.商品重要性
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整合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加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司法部将以()为抓手...
职业中毒的主要治疗原则是A.迅速脱离现场B.使毒物不要进入体内C.调离作业,对症处理D.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E.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解毒,排毒,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