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无需办理动火证的作业是( )。A、 登高焊、割作业 B、 密闭容器内动火作业 C、 现场食堂用火作业 D、 比较密封的地下室动火作业
无需办理动火证的作业是( )。A、 登高焊、割作业 B、 密闭容器内动火作业 C、 现场食堂用火作业 D、 比较密封的地下室动火作业
admin
2020-12-24
39
问题
无需办理动火证的作业是( )。
选项
A、 登高焊、割作业
B、 密闭容器内动火作业
C、 现场食堂用火作业
D、 比较密封的地下室动火作业
答案
C
解析
这是一道安全管理的题,主要考核施工现场防火要求中动火申请及审批的知识点 。对于具备一定现场实践经验的考生,此题不难。 首先考生应知道,施工现场一级、二级、三级动火,均需要办理动火证并经过审批。 不需要办理动火证的情况就是除一、二、三级动火外的其他动火。 根据动火等级划分原则: (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动火,均为一级动火。 1)禁火区域内; 2)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 易燃液体的容器及与其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3)各种受压设备; 4)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5)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6)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动火,均为二级动火。 1)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用火作业; 2)小型油箱等容器; 3)登高焊、割等用火作业。 (3)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用火作业,均属三级动火作业。 再分析四个选项,“现场食堂用火作业”在固定地点、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用火, 且食堂通常处于生活区,与施工区域分开设置,不属于这三级动火之列。 故本题的正确项应为“C.现场食堂用火作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386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地铁工程施工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浅埋暗挖法允许带水作业B.城市施工采用最多的是明挖法C.盖挖逆作法施工中,一般都必须设置横撑并施加预应
地铁工程施工常采用的方法中,自上而下的顶板、中隔板及水平支撑体系刚度大,可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作业环境的是()。A.盖挖顺作法B.盖挖逆作法C.明挖法D.
钻孔灌注桩基础成孔方式有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护筒(沉管)灌注桩及爆破成孔。下列施工设备中,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的是()。A.冲抓钻B.冲击钻C.潜水
下列成桩方式中,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黄土碎石土及风化岩的是( )。A.爆破成孔B.沉管成孔灌注桩C.干作业成孔桩D.泥浆护壁成孔桩
下列说法中,关于钢筋现场绑扎的规定正确的有( )。A.圆形柱所有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圆心B.梁和柱的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位于梁和柱角的受力钢筋处,并错开设置
当预应力管道内的横截面积不足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 )倍,应通过试验验证其可否进行正常压浆作业。A.0.5B.1C.1.5D.2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述错误的是( )。A.宜采用钢模板B.可以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C.模板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D.填缝料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某沿海城市电力隧道内径为3.5m,全长4.9k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5m,采用顶管法施工,合同工期1年,检查井兼作工作坑,采用现场制作沉井下沉的...
某公司中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水处理系统的配水井为矩形钢筋混凝土半地下室结构,设计设计水深9米。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配水井基坑...
下列关于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正确的是()。A.工程外观质量应由验收人员现场确认B.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C.隐蔽工程应由相关单位
随机试题
几乎可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的肾脏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
从限制闪变出发,允许波动负荷接人电网的第一级规定是()。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的特征是()。单选
患病后易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的是
Thedirectorshavedecidedtomergethe
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内容是()A."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愿绝名利心,尽力为病人。"B."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
在变压器并联运行中,下列哪个要求要严格遵守。___A:连接组号相同B:额定容量相同C:短路阻抗的标幺值相同D:变比严格相等
谈谈你对“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理解。
房地产交易管理是指政府及其房地产交易的管理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以()手段,对房地产交易活动行使的指导、监督等管理活动。A.法律的B.行政的C.经济的D.
人估计时间的依据包括()。(2009-05)A: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B:各种计时工具C: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D:各种客观规律